养猪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算着算着就懵圈的时候?比如上个月明明有100头猪在栏,这个月卖了50头,为啥季度报表出来数据对不上?问题就出在“哪些猪能算作出栏”这个关键点上。
说白了,季度出栏量 = 期初存栏数 + 期间补栏数 - 期末存栏数。但这里头有个大坑——很多人把种猪、怀孕母猪甚至刚断奶的小猪都算进去。记住了啊,只有达到出栏体重的育肥猪(一般是110-130公斤)才能计入出栏量!
(隔壁村张大叔去年把12头待配种的母猪误算作出栏,结果饲料采购少了半个月用量,白白亏了2万多块)
咱们先把这个公式拆开来看:
举个真实的例子:老王第一季度期初有300头,补了80头猪苗,期末剩下250头。你以为出栏量是300+80-250=130头?错!补栏的80头里有7头在观察期死了,实际出栏应该是300+(80-7)-250=123头。
(去年李大姐的猪场就栽在第三个坑,多报了15头出栏量,结果饲料根本不够喂,最后紧急高价买料又多花了8000块)
别傻乎乎用手写台账了!现在流行这两招:
(我们村的养猪大户王老板,用手机软件记录后,季度出栏统计时间从3天缩短到2小时,准确率还提高了30%)
干了十几年畜牧咨询,我发现个规律:能把出栏量算准的养殖户,平均每头猪多赚50块!这不是玄学——算得准才能:
去年河南有个养殖场,靠着精确计算季度出栏量,在猪价暴跌前10天把300头猪全卖了,比同行多赚了4.6万。这可不是运气,是实打实的算数功力!
想在季度末不手忙脚乱?记住这三个日子:
(偷偷告诉你,山东某万头猪场的场长老周,就是靠每月25号的存档照片,成功追回被员工偷卖的23头猪,价值5万多呢)
最近参观了个高科技猪场,人家是这么玩的:
别等到季度最后三天才突击算数!建议:
唠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养猪是个技术活,会算数才能少踩坑。别看现在嫌麻烦,等你的出栏量越算越准,钞票越数越多的时候,准保回来谢我!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