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于"麻杏石甘溶液是如何制备"问题充满疑问和困惑。别担心,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小编将详细介绍,帮助您消除疑虑。
麻杏石甘汤是《伤寒论》经典方剂之一。《伤寒论·太阳病上篇》第26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甘石汤。”第27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甘石汤。”
组成: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斛碎绵裹。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麻杏石甘汤有抗变态反应与镇咳平喘作用。李健春等采用Schwartz等方法发现麻杏石甘汤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及致敏大鼠肠管释放组胺作用,同时也能保护大鼠免受抗原攻击作用(P<0.001)。灌胃麻杏石甘汤提取物水溶液对用猪毛刺激雄性豚鼠的气管内壁或电刺激狗气管引起咳嗽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麻杏石甘汤温浸液对支气管肌呈抗组胺作用,其效果与色甘酸二钠近似;以上实验表明麻杏石甘汤有抗Ⅰ型变态反应及镇咳平喘的作用。
实验证明麻杏石甘汤有抗菌、抗病毒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麻杏石甘汤制剂可减少细菌菌体蛋白的合成,破坏细菌超微结构,抑制细菌病毒生长。实验证明麻杏石甘汤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其中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浓度为1∶240,抗绿脓杆菌最小浓度为1∶60。麻杏石甘汤中主药麻黄煎剂体外对金葡菌,绿脓杆菌,甲、乙链球菌等多种杆菌有抗菌作用[7]。麻杏石甘汤体外证明对鸡胚陕西61-1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8],麻杏石甘汤煎剂对陕西61-1珠甲型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抗病毒最小浓度为1∶8。267%麻杏石甘汤口服液加生理盐水(5∶3)混合后给小鼠灌胃,0. 4 mL/d,连用8 d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嗜细胞的吞噬率(P<0.001),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作者在进行“麻杏石甘汤对气道变应性炎症小鼠Th1/Th2的调节作用研究”,通过成功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观察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及外周血浆IL-4和IFN-γ浓度,发现麻杏石甘汤能显著减少哮喘小鼠IL-4浓度(P<0.01),并显著提高IFN-γ、IL-12、IL-18浓度(P<0.01),经过药物治疗后,发现麻杏石甘汤可以降低哮喘小鼠BALF及外周血IL-4的浓度,提高BALF及外周血IFN-γ的浓度,与哮喘组比较,IFN-γ/IL-4比值显著增高(P<0.01),提示麻杏石甘汤具有纠正Th1/Th2失衡的作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四两,石膏半斤也就是八两,石膏和麻黄的比例是2:1(D对)。九一丹中石膏九钱,黄灵药一钱,石膏和黄灵药的比为9:1(A错)。肾气丸中干地黄八两,附子一两,干地黄和附子的比例是8:1(B错)。大黄牡丹汤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大黄和牡丹的用量比为4:1(C错)。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桂枝和芍药的用量比是1:1(E错)。
1、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的。具有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热毒邪气)、化痰润肺(清除体内痰邪,滋润肺部)的作用。
2、麻杏石甘汤是一种中方剂,它来源于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痰热蕴肺的一个有效方剂。
3、一般煎煮的时候是先煮麻黄,因为麻黄中含有麻黄碱,如果用生麻黄的话,这个麻黄碱的成分相对含量比较高,所以要先煮麻黄,然后煮的过程中去掉表面的泡沫,这里含有麻黄碱的成分相对比较多。之所以去掉这些泡沫,是因为麻黄碱可以造成心悸、胸闷等不适表现。
4、然后再将其他的药物同时放入锅内煎煮20分钟到30分钟即可,将汤液倒在一个容器里。然后在锅内再添一些水,再煎煮15分钟到20分钟,将两次的药液混合后,再分2-3次服用。
麻杏石甘汤是张仲景创立的方子。
这四味药是一个中药方,是我国方剂学中非常经典的一个名方《麻杏石甘汤》,自东汉时期被后人称为医圣的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编著的《伤寒杂病论》,原方名为《麻杏甘石汤》。
张仲景(原名张机,约公元150年至154年-约公元215至219年),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尊称为医圣,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
张仲景因崇敬扁鹊而对医学心生向往,曾师从张伯祖。他厌恶官场,同情饱受疫病折磨的百姓。他为行医游历各地,仔细研究伤寒病症,并博览群书,经过几十年的收集整理和钻研,他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成为后世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1、《伤寒杂病论》(已经失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
2、《伤寒论》,晋代太医王叔和根据自己搜寻到《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的轶文整理而成。
3、《金匮要略》,宋代王洙、林亿、孙奇等人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关于杂病的部分整理成册,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
麻杏石膏汤的组成如下: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功效: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一般用于治疗感受风邪,入里化热导致的反复发热,咳嗽,咳痰,气喘,口渴等症,现代医疗一般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有上述症状的。但本方不适用于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
材料:麻黄(去节)四两(9g),杏仁(去皮尖)五十个(9g),甘草(炙)二两(6g),石膏(碎,锦裹)半斤(18g)。做法:上四味,用水七升(1.4L),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400ml,去滓,温服一升(200ml)。
麻杏石甘汤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功效。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而数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麻杏石甘汤
OK,关于麻杏石甘溶液是如何制备和麻杏石甘汤组成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