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养殖户老张去年差点破产,每吨饲料成本多掏200块,卖鸡的钱还不够填饲料窟窿。这时候听说嘉吉的饲料负责人用数据模型把成本砍了5%,还通过司法手段追回3000万欠款,这帮人到底藏着什么绝活?
"不就是卖饲料吗?怎么还搞起大数据了?" 去年在山东潍坊的行业大会上,嘉吉全球家禽技术负责人Henk Enting博士现场拆了个炸弹——他们用近红外扫描技术分析鸡的肌肉脂肪含量,再结合玉米期货价格波动,72小时自动更新饲料配方。河南养殖户老王试了这套系统,去年光饲料浪费就少扔了37万。
更狠的是河北黄骅工厂的操作。把粮油厂改造成"饲料+养殖+加工"三合一基地,用本地小麦麸皮替代进口原料,每斤饲料成本硬生生压了8毛钱。这哪是饲料厂?简直是成本刺客!
去年阳江嘉吉水产饲料团队突然解散,10多人的销售团队涉及生鱼、金鲳鱼饲料业务,司法案件金额超3000万。原来他们采用的赊销比例高达5成,台风"暹芭"一来,养殖户颗粒无收,账全烂在地里。
嘉吉法务部现在学精了:所有赊销合同必须绑定价格保险+保底收购协议。就像山西运城猪营养创新中心的操作,给法系种猪定制饲料后,每头母猪增收1.71美元,但必须现款现货。这年头,喂猪都得带计算器谈生意。
嘉吉给新手养殖户的"傻瓜式服务包"简直像开外挂:
浙江平湖的风味糖浆基地更绝,用宠物食品标准做鸡饲料,连霉菌毒素检测都比同行严3倍。难怪他们的禽料转化率能做到1.48:1,喂1.48斤饲料长1斤肉,比传统方法少浪费半斤粮。
看着嘉吉从追债3000万的坑里爬出来,突然明白为啥他们敢砸3亿搞酶制剂研发。现在的饲料战争早不是拼价格,而是比谁的数据模型更会省钱,比谁的法律团队更会要钱。就像老养殖户说的:"以前喂饲料靠经验,现在得带计算器和律师证上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