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为啥自家鹅吃得多就是不长肉?去年山东老王家2000只鹅养废了,光饲料钱就赔了3万多。今儿咱就仔细说——这饲料配比的门道,说到底就是跟鹅的胃口斗智斗勇!
我见过太多新手栽在这事儿上。去年河北养殖户小李,完全按教科书配的18%蛋白饲料,结果鹅群集体"摆烂"。后来发现问题出在原料质量上:
靠谱原料选购清单
原料 | 合格标准 | 土法检测 |
---|---|---|
玉米 | 容重≥680g/L | 抓一把撒桌上,霉粒不超过3颗 |
豆粕 | 蛋白≥43% | 搓碎闻味道,腥香不刺鼻 |
石粉 | 钙含量≥35% | 倒白醋冒泡越猛越好 |
这事儿就跟养孩子一个理——小时候补钙,长大了补肉。去年跟踪记录过50家养殖场,发现阶段性调整饲料的鹅场,出栏均重多出1.2斤:
阶段配比对照表
日龄 | 玉米% | 豆粕% | 核心任务 | 常见错误 |
---|---|---|---|---|
1-20 | 55 | 25 | 长骨架 | 蛋白不足导致软骨病 |
21-50 | 65 | 20 | 冲体重 | 能量过剩引发脂肪肝 |
51-70 | 60 | 18 | 塑体型 | 纤维不够导致啄羽 |
还真有门道!河南老周去年用这法子,成本直降25%:
但有个坑千万注意!去年有养殖户用棉籽粕替代豆粕,结果鹅群集体中毒。棉籽粕必须控制在5%以内,还得做脱毒处理。这事儿就跟吃河豚似的——处理好了是美味,处理不好要命!
教你们三个土办法,比检测仪还管用:
上个月去江苏养殖场,老板老陈嘚瑟他的"秘制配方",结果我一看鹅粪发白结块——明显钙磷比失调。后来给他调了石粉用量,三周后料肉比从3.2降到2.8。所以说啊,养鹅就是个精细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其实饲料配比这事儿吧,就跟做饭一个理——火候、食材、时机缺一不可。我认识个东北养殖户,人家专门做了个Excel表,把当地每月原料价格录进去,豆粕贵了就换菜籽粕,玉米涨价就掺米糠。用他的话说:"会算账的养殖户,才能在这行活下来"。这话糙理不糙,你们细品!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