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诊关键:如何辨别普通腹泻与流行性腹泻?
核心判断指标需重点关注三点:
- 粪便性状:喷射状水样腹泻,pH试纸检测呈弱酸性
- 发病特征:哺乳仔猪呕吐后12小时内出现腹泻,3日龄内死亡率超80%
- 传播速度:48小时内感染率达90%,整栋猪舍同时发病
现场快速检测法:
- 取发病6小时内仔猪粪便,用胶体金试纸检测(T线显色即为阳性)
- 对比观察:细菌性腹泻粪便多带黏液,病毒性腹泻呈清水样
二、紧急处理四步法:48小时黄金救治期
救治优先级:补液防脱水>控制继发感染>环境干预>疫苗免疫
分层补液方案
| 猪群类型 | 补液方式 | 配方组成 | 用量标准 |
|---|---|---|---|
| 哺乳仔猪 | 腹腔注射 | 5%葡萄糖盐水20ml+乙酰甲喹0.5ml | 每头20ml/次,4次/日 |
| 断奶猪 | 口服补液 | 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升水 | 自由饮用,水温35-38℃ |
| 母猪 | 静脉注射 | 0.9%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 | 按体重3%补液量 |
药物组合疗法
- 抗病毒:干扰素(每公斤0.2ml)+黄芪多糖注射液联合使用
- 控继发:硫酸粘菌素(1000g/吨料)配合多西环素
- 修复肠道:发病第3天添加蒙脱石散(每头2g/次)
三、防控体系构建:阻断病毒传播链
疫苗免疫时间表:
- 后备母猪:配种前8周、4周各1次活疫苗
- 经产母猪:产前40天二联苗后海穴注射,20天加强免疫
- 紧急免疫:发病场对妊娠70天以上母猪立即补免
环境控制三要素:
- 温度:产房升至26℃,保育箱保持33-34℃,温差≤2℃
- 消毒:每日两次过硫酸氢钾喷雾,粪便即时清理
- 湿度:石灰铺撒使湿度≤60%,阻断病毒存活
返饲操作警示:
- 仅限未感染场使用,需实验室确认病料纯净
- 每头仔猪肠道组织最多饲喂10头母猪,避免交叉污染
- 2025年最新研究显示存在传播非洲猪瘟风险
四、常见操作误区与科学处置
三大致命错误:
- 发病后立即全场使用抗生素(加速脱水死亡)
- 火焰消毒产床(高温高湿促进病毒繁殖)
- 给脱水仔猪灌服牛奶(加重渗透性腹泻)
科学处置流程:
- 0-3天:停用教槽料,改喂米汤(大米25g+水500ml熬制)
- 4-7天:逐步添加含1%柠檬酸的糊状饲料
- 康复期:连续7天饮用1:500稀释食用醋水
从二十年疫病防控经验看,精准温度控制比药物更关键——将产房温度稳定在26±1℃,可降低60%发病率。特别提醒:冬季提前30天完成免疫程序,这是避免疫情暴发的最后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