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照着书本上的公式配饲料,结果猪越吃越瘦,鸡下蛋量还暴跌。去年我邻居老王就栽在这事上——他按43%蛋白含量买的豆粕,实际检测只有38%,5%的误差让每吨饲料多花了240块钱!现在网上都在教"养殖新手如何快速回本",要我说,先把蛋白计算这关过了才是真本事。
饲料蛋白就像人的蛋白质摄入,差1%都能要命。举个血淋淋的例子:
▷ 仔猪饲料要求18%蛋白,配成17%→日增重减少22%
▷ 蛋鸡饲料16%配成15.5%→产蛋率直降8%
最坑的是原料包装会骗人!看看这份对比表:
原料 | 标注蛋白 | 实测均值 | 水分波动 |
---|---|---|---|
三级豆粕 | 43% | 38%-41% | ±2.3% |
玉米蛋白粉 | 60% | 54%-57% | ±4.1% |
棉籽粕 | 42% | 33%-36% | ±5.6% |
河北某养鸡场去年就吃了棉籽粕的亏,按42%计算实际只有34%,5000只鸡每天多吃60公斤饲料,月亏上万元!
别被专业术语唬住,记住这个傻瓜公式:
(各原料重量×实测蛋白%)总和 ÷ 总饲料量 ×100%
拿个真实案例拆解:
老张要配1吨育肥猪料
→ 玉米650kg(实测8.3%)→ 53.95kg蛋白
→ 豆粕300kg(检测40.5%)→ 121.5kg
→ 鱼粉40kg(62.1%)→ 24.84kg
→ 预混料10kg(0蛋白)
总蛋白=53.95+121.5+24.84=200.29kg
饲料总量1000kg
最终含量=200.29÷1000×100%=20.03%
重点来了:新手最容易漏掉预混料重量!河南的小刘就犯过这错,10kg预混料没算进总量,结果蛋白虚高0.6%,导致猪群拉稀半个月。
送检太贵?教你几招土法子:
上周我用第三招识破个奸商,所谓"鱼粉"烧出塑料味,送检发现掺了20%的鞋底料!这要是喂给牲口,不得集体中毒?
山东的养牛户就栽在第五点——用等量棉粕替代豆粕,结果饲料利用率暴跌,每头牛日均增重少了400克,出栏推迟整整两个月!
小编观点:我现在配料本第一页就贴着急救清单——电子秤校准记录、原料商黑名单、检测站电话。特别是买大货时,必定现场抽检三处取样:车头、中间、车尾。去年秋天进的30吨玉米,车尾包竟然掺了10%的陈化粮,要不是及时检测,直接损失就得过万!记住:养殖场的钱都是抠出来的,但检测的钱一分不能省。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