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问答专区 >
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审批全流程解析:如何避开三大误区省时60%?

作者:饲界小妙招 时间:2025-09-08 阅读:59


​政策背景与常见认知偏差​
许多刚入行的从业者常误以为"所有植物饲料原料都需要审批",实际上根据《饲料原料目录》,117种药食同源天然植物(如甘草、蒲公英、山楂等)干燥物、粉碎物及粗提物​​无需办理生产许可证​​。但若涉及目录外新品种或提取工艺超出粗提范畴,则需按农业农村部第226号公告申报新饲料添加剂。

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审批全流程解析:如何避开三大误区省时60%?

​审批流程图解与耗时节点​

  1. ​前期咨询阶段​​(约2个月):提交产品组分、功能等基础材料获取倡导性意见,可避免90%的申报材料返工
  2. ​初审阶段​​(5-40个工作日):重点审查活性成分指标、特征图谱等核心数据,微生物类需提供菌种鉴定报告
  3. ​终审阶段​​(9-12个月):区分是否需要质量复核,提取物类产品可引用权威文献替代部分实验数据

某企业2025年申报薄荷粗提物时,因提前完成咨询阶段的技术路线修正,整体审批周期缩短至8个月。


​申报材料避坑指南​

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审批全流程解析:如何避开三大误区省时60%?
  • ​命名规范​​:必须含"粗提物"字样,复配型产品需标注两种主要植物(如"复配型金银花+蒲公英粗提物")
  • ​活性成分证明​​:接受HPLC特征图谱代替单一化学式鉴定,文献数据需来自SCI期刊或部委直属科研机构
  • ​安全声明​​:严禁标注"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等医疗功效,违规企业将面临3-10万元罚款

​三大认知误区破局​

  1. ​误区一​​:"审批费用动辄百万"
    实际上,天然植物类申报可节省60%检测成本。以桑叶提取物为例,利用南京农大公开发表的饲用效果研究数据,企业减少动物实验支出28万元。

  2. ​误区二​​:"必须自建检测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认可SGS、华测等第三方检测报告,且接受3年内历史数据复用。

    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审批全流程解析:如何避开三大误区省时60%?
  3. ​误区三​​:"申报成功即可永久销售"
    获批产品需每年提交质量追溯报告,2025年有12家企业因未更新菌种鉴定信息被暂停资质。


​行业观察:政策红利期的战略选择​
当前农业农村部对天然植物类产品实行"绿色通道"审批,2025年该类产品平均过审率较常规饲料添加剂高出37%。建议企业优先开发目录内植物的复配型粗提物(如金银花+薄荷组合),既可规避审批风险,又能通过组分协同效应提升产品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新修订的《饲料原料目录》拟新增栀子等5种植物,提前布局这些品种的提取工艺研究,将成为下一阶段市场卡位的关键。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haosiliao.com/wenda/50480.html

标签: 省时,避开
Copyright ©2019-2024 好饲料网https://www.haosiliao.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