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问题在于阶段划分错误与饲喂方式不当。根据某规模化猪场数据,正确分阶段喂养的仔猪群体,腹泻率比混用饲料的降低42%。哺乳期直接使用育肥料、断奶后突然更换饲料形态是导致问题的两大主因。
必知三阶段划分与饲料形态:
关键数据对比
阶段 | 粗蛋白含量 | 日喂次数 | 料肉比 |
---|---|---|---|
哺乳期 | ≥21% | 8-10次 | 1.25:1 |
断奶期 | 19%-20% | 4-6次 | 1.64:1 |
育肥期 | 17%-19% | 自由采食 | 2.58:1 |
记住这个万能公式:仔猪日喂量=体重(kg)×生长系数。7日龄补料阶段系数为0.05,30日龄断奶期调整到0.04。
实操对照表:
日龄 | 体重(kg) | 每日总喂量 | 饲料形态 |
---|---|---|---|
7天 | 2.5-3.0 | 150-200g | 糊状料+母乳 |
30天 | 8-10 | 400-500g | 干湿交替料 |
60天 | 20-25 | 1.0-1.2kg | 膨化颗粒料 |
关键细节:
问题①:仔猪吃完料就拉稀?
解决方案:
问题②:断奶仔猪不肯吃料?
诱导技巧:
问题③:怎样判断喂料是否过量?
两招检测法:
从业二十年的经验看,全价料的价值在细节中爆发。某猪场坚持记录每栏仔猪的日采食量,配合精准环境控制(温差<2℃、湿度65%),成功将断奶成活率从82%提升至97%。记住,好饲料更需要好饲喂——你现在省下的每一分钟偷懒,将来都会变成治疗费用的真金白银。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