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不少新手养殖户在盘算:高粱亩产轻松破千斤,价格还比玉米便宜1/3,拿来喂猪喂鸡不是血赚?可为啥老把式们看见谁用高粱就跟见了瘟神似的?今天咱们就扒开这层窗户纸,看看这看似实惠的高粱饲料里到底藏着多少要命的坑!
高粱皮里藏着的单宁酸,简直就是饲料界的"隐形杀手"。颜色越深的高粱越危险,褐高粱的单宁含量能飙到1%-2%。这玩意儿吃多了的动物就跟被下蛊似的——猪拱两下食槽就躺平,鸡啄两口饲料就拉稀,最惨的是幼崽,明明吃得不少却像被按了暂停键似的长不大。为啥?单宁酸能把蛋白质"锁死",让营养压根吸收不了。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内蒙古有个养殖场图便宜用高粱喂牛,结果三个月下来饲料转化率暴跌20%,兽医一查发现牛的肠道黏膜都溃疡了。更绝的是,高粱淀粉被蛋白质裹得跟粽子似的,消化酶根本插不上手。数据说话:喂玉米的鸡能消化90%淀粉,喂高粱的最多70%——这不等于每吨饲料白扔300块钱?
别看高粱蛋白质含量比玉米高那么一星半点(9%左右),这完全是"注水数据"。关键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缺得跟秃子头上的虱子似的,就像盖房子少了钢筋水泥。更气人的是,高粱里60%-75%的蛋白质是醇溶蛋白,这种蛋白在动物肠道里就跟石头似的,消化酶根本啃不动。
山西有个养殖户把高粱和玉米混着喂,结果猪群集体闹肚子,饲料转化率暴跌15%。有实验显示,猪对高粱蛋白的消化率比玉米低15%-20%——换算成钱,相当于每头猪每天多吃0.5斤饲料还不长肉!
甜高粱青贮看着挺美,汁多味甜牛羊爱吃。可这里头藏着个定时炸弹——氢氰酸。特别是霜冻后的高粱秸秆,氰甙类物质蹭蹭往上涨。去年赤峰就有养殖场喂了发霉甜高粱,一晚上倒了两头牛,解剖发现内脏都成黑炭了。
更坑的是储存这道坎,高粱饲料就跟拆盲盒似的——含水量超过14%就开始长黄曲霉素。河南老张去年囤了10吨高粱,梅雨季过后一开仓,好家伙饲料都长绿毛了!光这一波就亏了2万多。
Q:照这么说,高粱干脆别碰了?
A:老手们有套"解毒秘籍":
Q:听说美国都用高粱喂猪?
A:人家玩的是改良过的低单宁品种,单宁含量近乎为零,还配专用酶制剂。咱们普通养殖户直接照搬?分分钟赔得裤衩都不剩!
独家数据:
养殖这事儿就跟炒股似的,看着便宜的"妖股"往往最坑人。奉劝各位新手,先把玉米-豆粕配方玩明白了,等成了老油条再考虑掺点处理过的高粱。记住,省下的饲料钱要是能买辆宝马,那省下的兽医费都够买套房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