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喂!隔壁老王家养的猪咋就比咱家的能多吃两盆饲料?今儿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人头大的问题。说真的,想让育肥期的动物多吃饭可不是简单倒饲料就完事,这里头的门道可比炒菜放盐讲究多了!
老话说"要想马儿跑,得给马吃草",但现在的养殖可不止这么简单。去年我去参观过河南一个千头猪场,人家的饲料配方表看得我直拍大腿——玉米占比从65%降到58%,加了3%的发酵苹果渣,好家伙,猪崽子们愣是把食槽舔得锃亮!
这里头有个关键点:饲料颗粒大小直接影响吞咽速度。像育肥羊适合2-3毫米的颗粒,太碎了容易呛着,太大又嚼不动。不信你试试把饲料过筛,保准采食量能提个15%!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去年河北有个养牛场闹了个大笑话。他们花大价钱买了进口饲料,结果牛群采食量死活上不去。后来发现是饮水槽离料槽足足有20米远!牛儿们吃完饲料懒得走那么远喝水,活生生把消化速度拖慢了。
现在教你个绝活:每天清洗水槽时加把盐。水有点咸味动物更爱喝,而且能刺激唾液分泌。记住水温控制在15-25℃最合适,大热天往水里扔几片板蓝根叶子,防暑又开胃!
我发现很多新手都犯同一个错——大白天猛喂料。其实育肥期的动物跟咱们人类反着来,傍晚到凌晨才是它们的用餐高峰期。山东有个养鸭场把喂料时间改成下午5点和晚上10点,你猜怎么着?料肉比直接降到2.6:1!
这里教大家个口诀:"三看投料法":
上个月碰到个扎心事。山西有个养羊户,羊群突然集体绝食,急得他直跳脚。结果一查是得了肝片吸虫,虫子把胆管堵了,胆汁出不来自然没食欲。所以说定期驱虫可比买补药管用多了!
给大家提个醒:要是发现动物出现"三不"症状——不吃、不喝、不反刍,赶紧做这三件事:
去年三伏天我去江苏一个猪场,进门就看见猪儿们趴在泥潭里打滚。老板还纳闷:"空调开着呢,咋就不吃食?"一量温度计,好嘛!出风口直吹食槽,饲料都被吹凉了,猪吃了能不闹肚子?
这里分享个黄金公式:最佳进食温度=体重(kg)×0.6+15℃。比如100公斤的育肥猪,最适合在21-25℃环境吃饭。要是气温超过28℃,往饲料里拌0.5%的小苏打,既能防酸中毒又能增进食欲。
说实话,这里头有个小窍门我憋了好些年。广西有个养鸡场老板跟我打赌,说他用煮过苹果的水拌料,鸡群采食量噌噌往上涨。我起初不信,直到亲眼看见他家的鸡把食槽啄得直冒火星子!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促食剂分三类:
但要记住"三不加"原则:免疫期不加、换料期不加、发病期不加!
说了这么多,最后跟各位唠句实在话:提高采食量这事儿就像谈恋爱,得走心!你糊弄饲料,动物就糊弄长肉。我见过太多人把心思花在买贵价饲料上,结果输在了最基本的饲喂细节。要我说啊,先把食槽擦干净,把水线疏通好,保准比你花钱买补品管用十倍!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