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行的朋友肯定纳闷:同样的猪仔,为啥老王家用便宜饲料反而提前出栏? 去年张叔花大钱买了进口鱼粉饲料,结果猪群集体拉稀,后来改用本地棉粕+豆粕组合,每吨省300块,猪反而提前10天出栏!今儿咱就唠唠——新手如何快速入门饲料选择,避开那些要命的坑!
新手困惑:饲料袋上18%和20%蛋白到底有啥差别?
看这个对比表就明白了:
生长阶段 | 建议蛋白量 | 常见误区 | 实际后果 |
---|---|---|---|
仔猪期 | 18%-20% | 用育肥料代替 | 拉稀、光吃不长膘 |
育肥期 | 14%-16% | 盲目加蛋白 | 多花冤枉钱+污染环境 |
产蛋鸡 | 15%-17% | 只看蛋白数值 | 蛋壳薄、产蛋率下降 |
去年李婶家蛋鸡场就吃了高蛋白的亏——蛋白超标导致钙磷失衡,30%的蛋壳一碰就碎。后来调整到16%蛋白+4%石粉,破损率直降到5%。
问:自家种的麦子能直接配饲料吗?
农业农村部307号公告划了红线:
去年王叔在饲料里加艾叶防病,结果猪三天不吃食。现在懂行的都这么配:
新手最该学的不是配方,是这招"粪便诊断法":
去年赵哥家猪场就是靠看粪调料,饲料成本直降15%,出栏还提前20天。记住这个口诀:
"黄软成型是标准,气味微酸最健康,看见异样快换粮,省心省钱猪满堂"
血泪教训:刘老板去年囤的玉米直接堆地上,底层全霉变,5万块打水漂。现在学聪明了,仓库必备温度计+湿度计,超标立马开换气扇
说到底,饲料选择就是个"看人下菜碟"的技术活。老王家春夏季用小麦替代30%玉米,秋冬掺10%酒糟,年省饲料费8万+。那些还在跟风买高价饲料的,建议多看看饲料袋上的成分表,少听销售吹牛!记住没有最好的饲料,只有最会搭配的养殖户,下次进饲料店,带着你家猪的"体检报告"去选——是仔猪就盯紧蛋白含量,是牛羊盯死粗纤维比例,保准你少走三年弯路!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