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算过饲料钱占养殖成本的多少吗?说出来可能吓你一跳——全国82%的散养户,饲料支出竟然占到总成本的58%!隔壁村老王家去年养了200头猪,光饲料就花了23万,结果年底一算账倒赔3万。这事儿整的,难道喂饲料就是个无底洞?
先说个扎心的事实:很多新手照着抖音教程自配饲料,结果把牲口喂出病的案例,今年上半年农业执法部门就查处了137起。就拿常见的玉米-豆粕型饲料来说,你以为按6:3的比例配就行?大错特错!去年河北有个养鸡场这么干,三个月后鸡群集体得软骨病,解剖发现钙磷比严重失衡。
这里头有个关键数据要记牢:禽畜每天摄入的钙磷比例必须维持在1.2:1到2:1之间。你要是用普通石粉补钙,吸收率还不到30%,换成贝壳粉立马能提到45%以上。这里有个坑要提醒大家——市面上的贝壳粉分养殖级和工业级,价格差两倍不止,买的时候千万要认准饲料生产许可证编号。
说到霉变饲料,那真是要人命。上个月我走访江苏一家养猪场,老板指着仓库里结块的饲料直拍大腿:"这堆东西值5万块,喂猪怕出事,扔了又心疼!"其实霉变饲料不是非扔不可,关键看霉变程度。要是局部结块,用50℃热风处理+添加1%蒙脱石就能救回七成饲料。但要是闻到明显哈喇味,赶紧拉去无害化处理,去年湖南就有个养殖场喂了轻微霉变饲料,结果300只羊集体肝中毒。
这里教大家个土法子检测霉变:抓把饲料泡冷水里,要是水面漂油花子,八成是黄曲霉素超标。正规检测其实也不贵,现在淘宝上霉菌快速检测卡,20块钱能测10次,比买试纸划算多了。
自配饲料的水有多深? 我表弟去年养牛,图便宜买了批"饲料级尿素",结果牛群氨中毒死了7头。后来才知道,那批货压根没通过农业部第2625号公告的检测标准。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非蛋白氮添加剂,像什么硫酸铵、氯化铵,新手千万别碰!真要补充氮元素,老老实实用豆饼+菜籽饼组合,虽然成本高点,但安全系数翻倍。
说到这儿,可能有杠精要问:"人家大厂用的饲料配方不也是保密?"这话对一半。虽然核心配方不外传,但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饲料原料目录》里,明确列出了128种可用原料。比如你想替代部分豆粕,发酵茶渣就是个好东西,粗蛋白含量能达到18%,价格只有豆粕的三分之一。不过要注意,茶渣必须经过EM菌发酵处理,直接拌饲料会引发腹泻。
特种养殖的饲料更是个雷区。我认识个养竹鼠的老哥,用普通家禽饲料喂了半年,竹鼠全得了肠炎。后来换了苎麻叶+皇竹草的特制饲料才缓过来。这里有个冷知识:食草动物的盲肠长度是杂食动物的3倍,必须保证足够的粗纤维。你要是养鸵鸟,饲料里苜蓿草粉的比例不能低于15%,否则容易引发消化道溃疡。
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养林蛙的农户开始用黄粉虫+蝇蛆自制活体饲料。这么干确实能省40%饲料成本,但有个致命问题——寄生虫交叉感染。有个取巧的办法:在饵料里拌入0.3%的阿苯达唑预混剂,既能驱虫又不影响林蛙生长。不过要注意,这类兽药必须提前15天停用,否则会影响蛙油品质。
关于饲料成本的控制,其实有组数据很有意思:同样养1000只鸡,用全价饲料的养殖户,料蛋比是2.3:1;而用自配饲料的能做到2.1:1。关键就在那个"配"字——麸皮和米糠的比例每调整1%,整体成本就会波动0.6元/斤。这里分享个实测有效的配方:玉米55%+豆粕22%+麦麸15%+预混料5%+鱼粉3%,这个搭配下蛋鸡的产蛋率能稳定在91%左右。
突然想到个事儿,去年东北闹非洲猪瘟那会儿,有个养殖场因为改用发酵饲料,居然阴差阳错躲过了疫情。后来专家一检测,发现乳酸菌含量超标的饲料能有效抑制蓝耳病毒。虽然这是个例,但也说明微生物制剂的潜力不容小觑。
小编观点:现在有些所谓的"饲料专家",动不动就叫人加这个添加剂那个补充剂。要我说,新手先把《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研究透,比听十个培训课都管用。最近发现个怪现象——越是舍得在饲料上花钱的养殖户,反而死得越快。这里头啊,八成是没算明白"营养过剩也是病"这笔账。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