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老李最近碰上个怪事:明明用的都是好原料,猪仔长得就是比隔壁慢半拍。饲料撒下去跟撒钱似的,每月多花两万块饲料钱不说,猪栏里还攒下三吨没消化完的玉米粒!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农业农村部的数据白纸黑字写着——全国38%的养殖户正在为配方设计交学费。今儿咱们就仔细聊,新手咋避开这些烧钱坑。
我走访过二十多家养殖场,发现新手最容易栽在这三件事上:
① 贵=好?
河北有个养鸡大户非要用进口鱼粉,结果成本涨了25%,鸡反而得了脂肪肝。后来换成每吨便宜800块的啤酒酵母,产蛋率还提升了3%。这里有个硬道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② 照搬配方要人命
南方某网红配方在短视频平台火了之后,东北三十多家养殖场照着用,结果集体翻车。为啥?南方玉米含水量14%,东北的才9%,同样的配方比例,预混料浓度直接超标1.8倍!
③ 忽视隐形损耗
饲料厂老王跟我算过笔账:
去年帮河南一家猪场做配方优化时,我们搞了组对比实验:
指标 | 原配方 | 优化后配方 | 差值 |
---|---|---|---|
吨均成本 | 2850元 | 2560元 | ↓290元 |
日增重 | 720g | 810g | ↑90g |
料肉比 | 2.8:1 | 2.4:1 | ↓0.4 |
粪便残渣 | 23% | 15% | ↓8% |
关键改动就三条:
见效最快的当属第三项,单这一项就让消化率提升12%。现在这猪场每年省下18万饲料钱,老板逢人就夸:"早该请个明白人看看配方!"
Q:检测费那么贵,真的有必要每批都检?
A:广东某水产饲料厂吃过血亏!他们三个月检一次原料,结果有批鱼粉掺了20%羽毛粉没发现,直接导致:
Q:怎么判断配方该调整了?
A:记住这三个信号灯:
① 动物出现异食癖(啃墙、吃粪)
② 粪便中可见完整谷物颗粒
③ 生长速度突然变慢
碰上任何一个,赶紧检测配方!
Q:没钱买检测设备怎么办?
A:教你个土法子:拿饲料泡水。
最近在四川见识了个狠招——00后小伙用手机APP管理配方,原料价格波动超5%自动预警。要我说啊,新时代养殖拼的不是力气,是脑子。与其跟风买贵价原料,不如静下心来研究自家配方,省下的钱买排骨吃它不香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