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现在养猪养鸡的饲料行业有多疯狂吗?前两天碰到个想创业的小年轻,张嘴就问:"我想做饲料代理,就跟‘新手如何快速涨粉’那样,怎么选品牌最划算?"我当时差点把茶水喷出来——这年头连卖饲料都要搞流量思维了?不过话说回来,科飞饲料这个老牌子怎么就被新希望、海大这些大佬甩得越来越远了呢?
刚入行的可能觉得饲料就是玉米豆粕搅和搅和,其实这里头水深得很。简单来说分三大帮派:
举个栗子:新希望光是去年就卖了2000万吨饲料,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分到140斤。科飞辛辛苦苦干一年才80万吨,这差距好比包子铺跟连锁超市比规模。
咱们来看组扎心的数据对比:
比啥 | 科飞饲料 | 新希望 | 海大集团 |
---|---|---|---|
每吨成本 | 2980元 | 2630元 | 2710元 |
研发人员 | 82人 | 500+人 | 700+人 |
技术服务点 | 800个 | 3000个 | 2500个 |
重点来了:新希望自己种玉米大豆,光原料成本就比科飞低15%。海大更绝,养鱼饲料搭配免费水质检测服务,养殖户买饲料送技术指导,这谁顶得住啊?
今年在河南市场亲眼见到魔幻场景:科飞的饲料明明质量更好,可养殖户非要买本地小厂的。扒开账本一看猫腻大了:
真人真事:南阳有个养殖大户,用科飞饲料每头猪能多赚30块,但就因为本地厂能赊账,硬是选了便宜的。气得科飞区域经理直跺脚:"这帮人算不来账吗?"
现在冒出批"饲料极客",他们的操作简直像开外挂:
更夸张的:海大最新推出的"饲料保险",买饲料送价格保底,玉米涨价了还给补贴。这种玩法直接把客户粘性拉满,传统企业根本接不住招。
蹲在猪圈边上看大爷喂饲料时突然想通个理儿:现在卖饲料早不是比谁家袋子里的粉末便宜,得比谁能帮养殖户多赚钱。就像现在网红卖货都得搞售后服务,科飞要是还死守着"饲料卖完就完事"的老套路,迟早要被淘汰。要我说啊,赶紧把技术员培训成养殖顾问,给客户整点物联网设备,哪怕饲料贵点都有人买账。你们觉得是不是这个理?总不能让养猪的都跑去用智能饲料了,咱们还在这卖编织袋装的粉末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