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养猪新手注意了!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烦恼——猪长到60公斤后,饲料越吃越多,体重却不见涨?今天咱们就仔细聊聊这个二次育肥阶段的饲料配比门道,保准让你少走弯路多赚钱。
这个问题得从猪的生理特点说起。60公斤后的猪就像青春期结束的小伙子,骨骼定型后开始疯狂长膘。根据6的实验数据,这个阶段每调整1%的玉米比例,日增重能差出50克。
关键三要素:
举个真实案例:山东老张去年把玉米比例从60%提到68%,豆粕从20%降到15%,结果每头猪省了38块饲料钱,出栏还提前了12天。
传统配方 | 优化配方 | 效果对比 | |
---|---|---|---|
玉米 | 60% | 68% | 日增重+80克(6数据) |
豆粕 | 20% | 15% | 每吨料省180元(4案例) |
麸皮 | 15% | 8% | 消化率提升12%(5结果) |
预混料 | 2% | 3% | 背膘薄3毫米(7跟踪) |
Q:后期猛加玉米有啥讲究?
A:这事儿得看科学。玉米能量是麦子的1.3倍(7数据),但粉碎要讲究——2.5毫米筛片效果最好(3建议)。太粗了猪不消化,太细了又伤胃。
Q:预混料怎么选不踩坑?
A:别迷信高价!2%的普通预混料就够用(5、6验证)。关键看成分:铁、锌、硒这三样必须足量,去年我对比过某大牌和本地货,效果差不多,价格差一半。
Q:怎么判断配方合不合适?
A:教你看三个信号:
养了五年猪才琢磨明白,饲料配方得跟着行情走。去年玉米涨价,我用碎米替代15%玉米(5的方法),配合0.5%植物油,成本没涨还提前7天出栏。
最近在试7说的"夜间补光法",晚上开灯让猪多活动1小时再喂料。你猜怎么着?这批猪背膘薄了2毫米,每公斤多卖0.8元。看来养猪这事儿,既要讲科学,更得会变通。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