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小白刚接触饲料行业,是不是经常被"国标""行标""团体标准"绕得头晕?为什么同样一袋饲料,有的能卖高价有的却被退货?今天咱们就仔细聊——那些藏在技术标准里的门道,可能直接决定了你家养殖场是赔钱还是赚钱。
你以为饲料就是玉米麸皮随便搅和?大错特错!现在的饲料标准比考驾照还严。先说最基础的三大指标:
去年有个养殖户老张,图便宜买了没达标的饲料,结果全场猪拉稀。后来检测发现霉菌毒素超标3倍,直接赔了二十多万。所以说,看懂包装袋上的执行标准编码比看价格重要得多。
今年4月刚发布的青贮饲料新标准搞了个综合指数法,把30多个指标压缩成两个数字。举个栗子:
有个内蒙古牧场主跟我算过账,按新标准调整配方后,每头奶牛每天能多产1.2公斤奶。这可是实打实的年增收十几万(4、5提到应用案例)。不过要注意,新标准里藏着个"时间陷阱"——发酵时间从原来的21天缩短到18天,这个细节没注意可能整窖饲料都得废。
见过检测报告上写"粗蛋白≥18%"就放心了?告诉你,这里头水深着呢:
去年参加行业交流会,有个技术员演示了个骚操作——同一批饲料送检三家机构,居然出了三个不同的重金属检测结果。所以说,自己培养个懂行的质检员比请财神爷管用。
Q:进口标准一定比国标高?
A:未必!像日本对维生素指标反而更宽松(1对比各国标准),关键看养殖品种
Q:团体标准能当真吗?
A:刚通过的柠檬酸铜标准就是团体标准(8),但要注意标准发布单位权威性
Q:检测合格就万事大吉?
A:3提到的粉化率指标,运输颠簸后饲料碎成渣,检测合格照样害你赔钱
Q:小养殖场也要管标准?
A:河南去年查处的案件中,70%违规来自小型养殖场,罚款比饲料钱都贵
Q:怎么看懂天书般的标准文件?
A:重点盯"范围""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三个章节,其他都是法律术语不用管
最近火起来的液态饲喂系统,宣传能省15%饲料成本。但实际走访发现:
不过话说回来,山东有个千头规模的养殖场,用上5.0版智能系统后,料肉比从2.8降到2.5。老板说关键是得配套物联网技术,单买个设备就是烧钱(7提到技术迭代案例)。
小编观点:搞养殖就像打游戏,饲料标准就是游戏规则。不按规则出牌的要么开挂被封号,要么被高手虐成渣。下次买饲料记得先翻标准号,比看明星代言靠谱多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