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加了双倍预混料,牛羊反而拉稀了?"这是河北赵大姐去年踩过的坑。预混料用量占饲料总量的0.5%-6%,具体要看饲料原料构成:
用量误区警示:
• 超量使用会导致微量元素中毒(如硒超标引发脱毛)
• 用量不足则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如鸡群啄羽)
畜禽类型 | 生长阶段 | 预混料比例 | 核心营养需求 |
---|---|---|---|
肉牛育肥 | 200-500kg | 4% | 过瘤胃蛋白+锌提高日增重 |
蛋鸡产蛋 | 25-40周龄 | 5% | 维生素D3+蛋氨酸保障蛋壳质量 |
哺乳 | 产后0-7天 | 6% | 赖氨酸+叶酸提升泌乳量 |
配比案例:河南某猪场用5%仔猪预混料,每吨饲料添加:
• 维生素预混剂 1kg
• 矿物质预混剂 3kg
• 药物添加剂 1kg
配合玉米、豆粕后,仔猪腹泻率下降40%
必须分阶段搅拌
先与少量载体(麦麸或米糠)预混,再逐级扩大混合量。就像和面要分次加水,分三次扩拌能确保均匀度变异系数<5%
必须控制搅拌时间
双螺旋混合机最佳时长为8-12分钟,时间过短混不匀,过长会导致物料分层
必须现配现用
山东某养鸡场测试显示:混合料存放3天后,维生素A损失达27%。建议单次混合量不超过3天用量
• 温度:超过25℃时,维生素每月损失10%-15%(特别是维生素C)
• 湿度:开封后未密封,3天吸潮结块率高达40%
• 光照:透明包装袋存放1个月,核黄素活性下降50%
存储妙招:
误区一:通用配方走天下
贵州某养羊场用肉牛预混料喂羔羊,结果3个月内12只羊关节肿大。不同物种对铜、锌需求差异巨大,比如:
• 猪需要高铜(125-250mg/kg)促生长
• 牛只需30-50mg/kg,过量会中毒
误区二:忽视原料质量
2025年检测发现,霉变玉米会使预混料中的维生素B1失效率提高60%。建议每月检测玉米含水量,控制在14%以下
误区三:盲目调整配方
江苏王师傅擅自减少预混料中的石粉比例,导致蛋鸡产软壳蛋率飙升15%。钙磷比必须严格保持2:1
个人观点:用了十几年预混料,最深的体会是——科学配比如同中药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别把预混料当调料使,该检测原料就检测,该换配方就换配方。就像老话说的,"省下的都是药钱,花出去的都是饲料钱",这账得算明白!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