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老张家的猪四个月出栏,你家的猪却要养半年?"上个月在河北猪场碰到位愁眉苦脸的大哥,他家的猪吃了三个月愣是不长膘。这事儿吧,说白了就是饲料没配明白。今儿咱就聊聊,怎么用三个土法子加五组实测数据,把猪饲料配得比专业厂子还精准。
你猜怎么着,去年山东养猪大户老王做了个对比:用自配料比买成品饲料,每头猪愣是省下217块钱!关键是这钱省得明明白白:
举个现成例子,隔壁村张大姐去年开始自配料,30头母猪一年光饲料钱就少花了1万3。不过她可说了,配饲料就像炒菜,火候差了味道就变——这话在理!
1. 断奶仔猪(15-30公斤)
这时候的猪娃肠胃嫩着呢,得照着月子餐的标准来:
注意了啊!这个阶段蛋白含量得卡在18%-20%,就跟婴儿奶粉一个道理。去年李庄养殖场试过降到16%,结果猪崽日均增重少了130克,亏大发了。
2. 育肥猪(60-出栏)
这时候要的是"催肥不催病"的配方:
重点来了:育肥后期要把粗纤维控制在5%以内。上个月碰到个新手,给猪喂了10%麦麸,好家伙,猪是吃饱了,可光吃不长肉啊!
3. 繁殖母猪套餐
怀孕母猪的饭可讲究了,得分成三段配:
特别提醒:产前7天要加0.5%硫酸镁,这个冷知识好多老养殖户都不知道。去年王各庄有个养殖场用了这招,母猪便秘率直降60%。
坑一:水分检测不做
去年赵家沟出过档子事,买的玉米看着挺干,一检测水分16%!直接导致饲料霉变,30头猪集体腹泻。记住啊,随手抓把玉米牙咬——"咯嘣"脆响的才合格。
坑二:豆粕掺假
现在市面上流行掺花生壳的假豆粕,教你个土法子:拿水泡半小时,沉底的是真货,赶紧退货!
坑三:预混料过期
遇到过更离谱的,有人把三年前的预混料翻出来用。这里划重点:维生素预混料超过6个月,效果直接打对折!
土豪版三件套:
省钱妙招:
误区1:频繁换配方
上个月有个着急的新手,三天两头改配方。结果猪的肠胃根本适应不了,集体绝食抗议!记住啊,改配方要像减肥,得循序渐进。
误区2:忽视原料检测
真不是吓唬你,去年检测站的数据显示:38%的玉米样本黄曲霉素超标!自家备个快速检测试纸,十几块钱能避免大损失。
误区3:猛加添加剂
见过最虎的操作是往饲料里倒半袋味精,说是能促进食欲。结果猪是爱吃了,但日均饮水量暴涨两倍,圈舍变成水帘洞!
干了十年养殖,最深的体会是:好配方不如会变通。比如今年玉米涨价猛,我就用木薯粉替代15%,成本立马下来。但要注意三点:
最近帮邻村设计的"动态配方系统"挺有意思:根据每月原料价格,自动生成三套备选方案。用过的都说,这法子比死守一个配方能多赚8%的利润。
最新预警: 明年起全面禁止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被抓到要罚得底朝天。建议现在开始培养使用益生菌的习惯,同时保留所有原料采购凭证。记住了啊,饲料袋上的生产日期千万别手写,打印机打出来的才作数!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