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头蹲在饲料仓库直嘬牙花子,手里攥着刚送检的豆粕报告单,脂肪含量那栏明晃晃写着2.3%。"去年用1.8%的豆粕喂猪,料肉比才2.6,今年换了个供货商,猪倒是吃得欢,可光长膘不长肉..."这脂肪含量到底藏着啥门道?今儿咱就仔细唠!
▍豆粕脂肪是敌是友?高了好还是低了好?
您可别小看这1%-3%的脂肪含量,这里头讲究大了!普通豆粕脂肪含量通常在1.5%-2.5%晃悠,要是碰上浸提工艺不过关的,能飙到3%往上。去年山东某饲料厂做过对比实验:脂肪含量2.8%的豆粕比1.6%的,肉鸡腹脂率足足高了18%!这数字看得养殖户肝儿颤——谁愿意花钱买肥油啊?
不过话分两头说,搞水产养殖的老铁就稀罕高脂肪豆粕。像罗非鱼饲料,脂肪含量得控制在5%-7%,这时候选2.5%脂肪的豆粕能省下不少鱼油钱。所以说,这玩意儿就跟炒菜放盐似的,关键得看做什么菜!
▍脂肪含量咋检测?普通养殖户能自己测吗?
教您三招土法子,不用等化验室报告:
去年河北曝光的掺假案就是靠这些法子识破的——黑心商家往豆粕里掺了3%的餐厨废油,检测报告愣是造假,最后还是老养殖户用热水冲泡法逮个正着。要我说,这经验比啥仪器都靠谱!
▍不同畜禽的脂肪需求表该咋记?
给您整个傻瓜版对照表:
畜禽种类 | 饲料脂肪需求 | 豆粕脂肪上限 | 超标后果 |
---|---|---|---|
蛋鸡 | 3%-4% | ≤1.8% | 产蛋率下降 |
育肥猪 | 5%-6% | ≤2.2% | 背膘增厚 |
对虾 | 6%-8% | ≤2.5% | 脱壳困难 |
肉牛 | 3%-4% | ≤1.5% | 瘤胃酸中毒风险 |
浙江有个养鸭场就栽过跟头,用2.6%脂肪的豆粕喂填鸭,结果每只鸭子多耗料1.2公斤,屠宰场还扣了肥膘超标费。后来换成1.7%的低脂豆粕,每批多赚八千块,这教训值老钱了!
▍脂肪超标咋补救?总不能整批饲料报废吧?
别慌!给您支三招应急方案:
① 掺入麸皮平衡:每超标0.5%脂肪,添加3%麸皮
② 提高胆碱添加量:每吨饲料多加500克,促进脂肪代谢
③ 延长饲喂间隔:每天少喂一顿,让畜禽多运动
上个月广东某猪场就碰上这事儿,2.8%脂肪的豆粕到货后,技术员连夜调整配方,按20%比例掺入米糠粕,硬是把料肉比控制住了。不过得提醒各位,这招不能常用,超过三次就得换供货商,不然营养均衡全乱套!
▍选豆粕要不要盯着脂肪含量砍价?
这事儿得精打细算!以当前行情算:
但账不能这么简单算!拿万只蛋鸡场举例,用高脂豆粕每天得多耗料120公斤,一个月下来差价早超省的那点钱。要我说,脂肪含量波动超0.3%就得换供应商,这年头稳定比便宜重要多了!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豆粕脂肪含量这事儿,就跟炒菜火候似的,差一丁点味道就变。建议各位老铁每月至少送检两次,别心疼那几百块检测费。记住喽,现在省下的每一分检测钱,将来都得从畜禽肚皮里加倍抠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