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新手养牛户把整捆麦秸丢进牛槽,结果牛群集体胀气的惨状吗?去年邻镇老李家就栽在这事儿上——错配饲料导致二十头肉牛消化不良,直接损失八万块。这事儿告诉我们:牛饲料不是大杂烩,配错1%都可能要命!
粗饲料是牛场的"主食担当",占日粮六成以上。青贮玉米秸堪称性价比之王,每吨成本仅230元,却能让肉牛日增重提高18%。但要警惕霉变秸秆,去年某牛场因喂食受潮麦秸,导致五头牛瘤胃积食死亡。
精饲料讲究科学配比,核心公式记住"玉米60%打底,豆粕20%保蛋白,麦麸10%助消化"。但别迷信高价豆粕,用发酵菜籽饼替代30%豆粕,每吨饲料成本直降1500元,育肥效果反而更佳。
青绿饲料藏着维生素宝库。苜蓿鲜草粗蛋白含量达20%,比玉米秸高4倍,但饲喂过量易引发瘤胃臌气。有个诀窍:鲜草与干草3:7混喂,既保营养又防胀肚。
矿物质饲料是隐形守护者。碳酸钙和磷酸氢钙必须按2:1配比,错配会导致牛蹄软化。去年某牛场因骨粉添加过量,造成三十头牛关节肿大,血亏十万。
犊牛开口期(0-6月龄)
推荐配方:玉米面65%+豆饼15%+磷酸氢钙1.8%+壮骨肽2%。切记将饲料调成米糊状,水温控制在38℃,否则易引发腹泻。
育肥冲刺期(12-18月龄)
猛攻阶段用"三三制":
母牛妊娠期
关键在钙磷平衡:麸皮10%+玉米面73%+磷酸氢钙2%,这个配比能让犊牛初生重提高1.5公斤。但产前三天必须减料30%,否则易引发难产。
对比项 | 自配料优势 | 商品料陷阱 |
---|---|---|
成本 | 每吨省2000-3000元 | 隐性添加剂的健康风险 |
灵活性 | 可随时调整微量元素 | 高温制粒破坏80%维生素 |
质量控制 | 原料亲自把关 | 蛋白源可能掺羽毛粉 |
储存安全 | 现配现用防霉变 | 开封后15天活性成分减半 |
血泪教训:某牛场使用某品牌育肥料,标注38%粗蛋白实为羽毛粉充数,导致百头牛营养不良,料肉比暴涨至4.5:1。
酒糟育肥法:酒糟40%+豆渣30%+米糠20%+骨粉10%,发酵48小时后饲喂。这个土法子让某千头牛场年省饲料成本127万,料肉比稳定在2.8:1。
秸秆变黄金:麦秸粉碎后按100公斤配4公斤尿素+10公斤水氨化处理,粗蛋白含量从3%飙升至12%,消化率提高40%。
Q:牛突然厌食怎么办?
A:立即在饲料表面喷大蒜汁,同时将精料减半,三天内恢复。这招救过我们场三十头厌食牛。
Q:如何判断饲料霉变?
A:抓把饲料泡温水半小时,清水变浑浊立即停用。去年用这方法避免了两吨问题饲料的损失。
Q:小苏打怎么加才科学?
A:记住"夏1%冬0.5%"法则。夏季每吨精料加10公斤,冬季减半,直接混入搅拌机。
养牛二十年悟出个理:好饲料不如会喂料。见过用酒糟养出雪花牛的能人,也见过砸钱买进口料却血本无归的冤种。哪天你能盯着牛粪就知道该调配方——健康牛粪该是墨绿色、落地成塔状,这才是真功夫!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