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春,河北养殖户老张的200头仔猪集体拉稀,看着每天白花花的药钱打水漂,急得他直薅头发。这事得从青饲料说起——老张觉得青饲料新鲜有营养,给刚断奶的小猪喂了30%苜蓿草。结果小猪肠胃扛不住,饲料转化率暴跌。后来农技站老李支招:20公斤以下仔猪,青饲料别超精料的15%,改用切碎的嫩黑麦草,配合益生菌发酵料,三天就止住了腹泻。
这事说明个理儿:青饲料不是越多越好。不同阶段的猪,消化系统成熟度不同:
山西运城的王大姐去年遇到件怪事:30头怀孕母猪集体便秘,配种率跌到60%。问题出在饲料太精细——玉米豆粕配比过高,青饲料只占8%。按专家建议调整到妊娠母猪30%、哺乳母猪20%,添加构树叶和苦荬菜,配合麸皮调节粗纤维,七天就见效。现在母猪窝均活仔数从9头涨到12头,每胎多赚4000块。
这里头门道不少:
河南周口的李老板去年被豆粕涨价逼疯,饲料成本飙升25%。后来改用青精料1:1配比,把玉米秸秆、苜蓿、黑麦草打成草浆,混合膨化大豆替代30%豆粕。三个月下来,料肉比从3.0降到2.6,每头猪省出80块饲料钱。更绝的是猪肉大理石纹明显,每斤多卖2块。
这套省钱组合拳的要点:
猪群类型 | 青料占比 | 优选品种 | 加工方式 |
---|---|---|---|
哺乳仔猪 | 5%-10% | 嫩苜蓿、胡萝卜叶 | 蒸汽软化 |
后备母猪 | 35%-40% | 黑麦草、菊苣 | 切段发酵 |
妊娠母猪 | 30%-35% | 红薯藤、构树叶 | 青贮处理 |
育肥猪(前期) | 25%-30% | 玉米秸秆、苜蓿 | 打浆拌料 |
育肥猪(后期) | 40%-50% | 甜高粱、狼尾草 | 膨化处理 |
这些年走访上百家猪场,发现个规律:会喂青饲料的养殖户能比同行低15%,但用砸了的直接赔掉裤衩。关键要把握三点:阶段性调整、区域性选材、科学性加工。就像广东专家说的,青饲料是把"生态斧",砍得好能劈开利润空间,砍不好就伤了自己脚。建议新手从20%配比起步,边喂边观察粪便形态——成型略软最佳,太稀减量,太干增量。记住,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黄金比例,只有最适合自家猪场的动态平衡。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