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江苏张大姐的养殖场,500尾食土鲷苗两个月暴毙1/3,最后发现是喂食过量导致水质恶化。这事儿在养殖圈里可不少见。今天咱们就掰扯清楚这个喂食量的门道,保准看完你心里跟明镜似的~
阶段 | 日投喂量(占体重) | 投喂次数 | 饲料类型 |
---|---|---|---|
幼鱼期(3-5cm) | 5%-8% | 4-5次 | 微粒饲料/丰年虫幼体 |
亚成体(6-10cm) | 3%-5% | 3次 | 颗粒饲料+碎虾肉 |
成鱼(10cm以上) | 2%-3% | 2次 | 混合饲料+蔬菜 |
繁殖期 | 4%-6% | 3次 | 高蛋白饲料+活饵 |
⚠️ 注意:山东王场长去年用这套方案,饲料成本直降30%,鱼苗存活率却提高18%!关键就在于分阶段调控
基础公式
(鱼体总重×投喂比例)÷单次投喂量=每日次数
👉 举例:100尾200g成鱼,按3%计算→100×200g×3%=600g/天
温度修正系数
混养补偿量
与三湖慈鲷混养时,需额外增加20%投喂量,防止抢食不均
三看判断法
动态调整策略
养了十五年食土鲷,见过太多人在投喂量上栽跟头。记住三个数:幼鱼8%、亚成5%、成鱼3%,这是保命底线。去年帮徒弟调整方案后,他2000尾鱼苗节省了1.2万饲料费,还提前15天出栏!最后提醒:别信"鱼会自己控制食量"的鬼话,那都是卖饲料的忽悠人——科学投喂,才是真省钱!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