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喂猪的预混料差价有多大吗?同样标着4%的猪用预混料,河北老张买的25元一包,江苏老王那却要38块。去年山东养殖户集体做实验,把市面上八款主流预混料喂同一窝猪崽,结果出栏体重最大相差23公斤!今儿咱就掰扯清楚,这预混料到底该怎么挑。
价格战里的猫腻
上个月在河南饲料市场件怪事:某品牌预混料促销价直降10元,仔细一看包装袋,微量元素含量悄悄缩水15%。跟您说句掏心窝的话,便宜货可能偷换了核心成分,就跟买洗发水换包装不换配方一个道理。
品牌 | 粗蛋白含量 | 维生素达标率 | 每吨配合料成本 |
---|---|---|---|
A牌 | 18.2% | 92% | 1542元 |
B牌 | 17.8% | 88% | 1480元 |
C牌 | 19.1% | 95% | 1670元 |
(数据来源:2025年农业部饲料质量抽查报告)
实测数据说话
广东养猪大户李姐做了个狠实验:把六种预混料掺进同批玉米豆粕里喂猪。三个月后发现,用C牌的猪日均增重多出82克,但料肉比反而高了0.1。这事儿说明啥?长得快不一定赚得多,得看每斤肉的成本账。
新手常踩的三个坑
性价比之王怎么选
广西养殖户老周有招——他把预混料样品送去检测,专盯这三项:
去年他发现某畅销品牌锌含量超标2倍,长期使用会导致猪蹄壳开裂。现在他选预混料的原则就一条:大厂老款最保险,新款配方经常是换汤不换药。
最近业内疯传个消息:某上市企业用食品级原料替代饲料级,成本直降15%。但懂行的都知道,这种替换要配合特殊加工工艺,普通养殖户盲目跟风可能适得其反。
我的建议是,买预混料别光看包装袋上的数字游戏。抓把料对着阳光看看颜色是否均匀,闻闻有没有刺鼻异味,再捻几粒搓搓看是否结块。记住咯,好饲料摸起来像细沙滩的沙子,既不能粉末飞扬,也不能疙疙瘩瘩。下次进货前,先要小样试喂半个月,猪的皮毛亮度比啥检测报告都靠谱。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