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吗?去年山东某万头猪场因为熟化玉米参数搞错,直接损失了60头妊娠母猪。今儿咱们就掰扯清楚这熟化玉米的门道,保准您看完能避开大坑!
这事儿得从淀粉糊化度说起。合格熟化玉米要求糊化度≥85%,而普通膨化玉米才65%左右。去年农业部抽检发现,市面38%的熟化玉米产品不达标。最要命的是,有些厂家用回机料冒充,熟化温度根本没到135℃!
上个月河北老王的教训太惨痛:
教您三招土方法:
对比专业检测数据:
| 检测方法 | 准确率 | 耗时 |
|--------|------|
| 快速粘度仪 | ±2% | 15分钟 |
| 近红外光谱 | ±5% | 2分钟 |
| 土法组合 | ±8% | 即时 |
这得看存栏量说话:
| 养殖规模 | 推荐粒径吨成本 | 料肉比 |
|----------|----------|--------|--------|
| 散养户 | 4.0mm | 2800元 | 2.8:1 |
| 500头场 | 3.5mm | 2650元 | 2.6:1 |
| 万头场 | 2.8mm | 2500元 | 2.4:1 |
重点提醒!自配料厂千万别省熟化步骤,去年河南某场直接喂生玉米粉,料肉比飙.2,每头猪少赚150元。
三步抢救法:
推荐这套配置组合:
去年帮朋友调试熟化线,把水分控制搞错了0.5%,结果颗粒硬度超标,猪群采食量暴跌。后来发现个妙招——在冷却塔加装湿度传感器,现在出料水分能稳定控制在12.5%±0.3%。最近还摸索出个秘方:熟化前加1%的发酵豆粕,颗粒成型率提升18%,您不妨试试!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