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配方的核心在于满足猪群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优质配方需平衡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比例,例如育肥前期(20-60kg)玉米占比需达60%-65%,豆粕15%-20%,同时添加0.3%-0.5%的食盐与1%-1.5%的预混料。原料选择需遵循经济性与安全性原则,避免使用霉变棉籽饼、菜籽饼等有毒成分,其添加量应控制在10%以内。
饲料体积与适口性直接影响采食效率。育肥后期(60-90kg)饲料体积过大会导致垂腹,建议玉米占比提升至70%以上,并通过添加米糠、麦麸等粗纤维原料调节消化道负担。对于地方猪种,需延长育肥周期至8个月以上,配方中可增加10%-15%的稻谷粉、甘薯粉等耐粗饲原料。
仔猪期(10-20kg)
此阶段需高蛋白、易消化配方:玉米60%+豆粕15%+鱼粉10%+骨粉1%,同时添加3%酵母粉增强肠道菌群平衡。特别注意粗纤维需低于3%,避免使用含芥酸菜籽粕。饲料加工需精细粉碎至1.5mm粒径,豆类原料必须经过蒸煮灭活抗营养因子。
育肥中期(36-60kg)
能量需求显著上升,玉米占比降至51%-57%,麦麸增至24%-30%,并添加5%-8%青贮饲料补充维生素。此阶段可引入棉籽饼替代部分豆粕,但需搭配0.1%赖氨酸平衡氨基酸。建议采用“阶梯式增重法”,每10天调整一次麸皮与玉米比例,逐步降低蛋白质至14%。
出栏冲刺期(90kg以上)
以提升脂肪沉积为目标,玉米占比达71%-75%,豆粕降至6%-10%,添加2%-3%植物油提高能量密度。需严格控制钙磷比(1.5:1),骨粉与贝壳粉混合使用可避免结石风险。此阶段饲料需加入0.1%复合益生菌,促进剩余营养吸收。
原料霉变应急处理
发现霉变玉米时,可用1%碳酸氢钠溶液浸泡6小时后与未霉变原料按1:3比例混合,并添加0.2%霉清多矿吸附毒素。严重霉变批次需彻底废弃,避免黄曲霉素引发肝损伤。
营养失衡补救措施
若出现皮毛粗糙、生长迟缓,可能缺乏B族维生素。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00g维诺育肥猪高维,并临时提升鱼粉比例至8%。对于因粗纤维过量导致的便秘,添加5%甜菜粕与1%硫酸镁可缓解。
配方动态调整策略
每月检测区域原料价格波动,当豆粕价格上涨20%时,可用发酵菜籽饼(添加EM菌处理)替代50%豆粕,并补充0.15%蛋氨酸。冬季低温期需增加2%-3%油脂含量,将代谢能提升至3200大卡/千克以上。
该配方体系已在重庆垫江等地验证,使育肥周期缩短12天,料肉比降低至2.8:1。实际操作中建议建立原料数据库,每季度更新营养参数,并配备快速检测试剂盒监控霉菌毒素。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