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牛刚下崽那会儿每天能挤30斤奶,现在咋跌到18斤了?" 河北廊坊的养殖户老刘蹲在挤奶厅发愁。这事儿得从饲料配方的门道说起——去年内蒙有个牧场调整了泌乳期配方,硬是把产奶量稳定在28斤/天,这里头的讲究比牛反刍还复杂。
母牛的胃就是个精密化工厂,配方差1%都能让效益打水漂。 实验数据显示,科学配方的母牛比传统喂养的日均多产3.5公斤奶。
咱拿三款配方在50头泌乳牛身上做过60天实验:
配方类型 | 日产奶量(kg) | 乳脂率(%) | 料奶比 |
---|---|---|---|
传统玉米型 | 24.5 | 3.6 | 2.8:1 |
市售全价料 | 27.1 | 3.8 | 2.5:1 |
精准配方 | 30.8 | 4.2 | 2.2:1 |
看清楚没?每天多产6公斤奶,按现在奶价一天多赚24块,这钱够买三斤精料了!
围产期(产前21天):
这时候得跟伺候月子似的:
泌乳高峰期(产后30-90天):
这时候要"营养轰炸":
夏季防暑配方:
这个天儿得给牛开"凉方":
冬季保膘配方:
东北老铁们的经验:
千万别信这些"祖传秘方":
去年山西出过大事:养殖户用霉变玉米做饲料,导致12头牛集体流产。这事儿跟吃馊饭一个理儿——牛可比人娇气多了。
想省钱就得会"混搭",给您个靠谱配方:
搅拌顺序要命嘞:先混干料再加油脂,维生素必须最后撒!山东老李试过乱搅拌,结果微量元素全失效,白瞎了三千块。
养了十五年奶牛,见过太多配方惨案。三条铁律记死了:宁缺毋滥防中毒、青贮质量定生死、阶段配方不能乱。现在流行TMR全混日粮,虽然设备贵但浪费能降五成,两年就回本。
最新发现跟您唠唠:在泌乳料里加0.5%肉桂粉,产奶量居然又蹿了半斤。专家说这是酚类物质激活了乳腺细胞。要是舍得下本,试试过瘤胃葡萄糖,能让乳脂率再涨0.3个百分点。说到底,养牛就是个精细活,配方差毫厘,效益隔千里。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