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非得买贵的?自家配能省三成!
咱村东头王大爷去年养了500只土鸡,光饲料钱就花了2万块。后来他自个儿琢磨出个配方,成本直降35%,鸡长得还更壮实。你信不信?关键就在搞懂能量饲料+蛋白饲料+添加剂这个黄金三角。说白了,就跟咱做饭要讲究荤素搭配一个理儿。
原料选对就成功一半
玉米可是饲料里的"主食",但很多人不知道陈玉米比新玉米更适合家禽。去年河北邢台的老李用存放半年的玉米配饲料,鸡的料肉比从2.6:1降到2.3:1。要是手头紧,用碎米替代30%玉米也行得通,不过得注意加0.5%的植物油补能量。
豆粕价格飘忽不定?试试这些平替方案:
• 棉粕:替代量别超15%,记得提前用硫酸亚铁脱毒
• 菜籽粕:掺10%就要加0.3%蛋氨酸
• 花生粕:霉变率超5%的宁可不用
配方比例藏着大学问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猛加蛋白质。山东潍坊的养殖户老张去年给雏鸡喂22%蛋白的饲料,结果闹出痛风病。记住这几个关键数:
• 肉鸡:前两周20%,后期降到18%
• 蛋鸡:开产前16%,产蛋期提到17.5%
• 土鸡:散养的14%就够用
要是懒得算,教你个傻瓜公式:每100斤饲料里,玉米占60-65斤,豆粕20-25斤,剩下10斤留给麸皮和预混料。这个比例在河南商丘的养殖场验证过,5000只鸡养下来能省8000块饲料钱。
添加剂别当摆设用
去年江苏盐城的小刘往饲料里乱加多维素,结果鸡群集体拉稀。这事儿给咱提个醒:预混料不是调味料,得严格按说明书用量。特别是氯化胆碱这东西,加多了影响钙吸收,加少了又得脂肪肝。
推荐几个省钱又管用的土法子:
发酵饲料真是智商税?
广东茂名的养鸭户去年试水发酵饲料,结果鸭苗成活率从82%飙到95%。方法简单得离谱:玉米粉混EM菌,装桶密封三天。关键得掌握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湿度,太干了不发酵,太湿了会发臭。
不过话说回来,发酵饲料也不是万能药。广西玉林的养鸡场就吃过亏——连续喂超7天导致鸡啄羽。现在行家都按"喂三天停两天"的节奏来,既省钱又安全。
我现在瞅见那些成天研究进口饲料的同行就想乐,去年咱用酒糟拌饲料喂出来的土鸡,每斤比市场价贵5块还抢着要。饲料这事儿吧,就跟炒菜似的,火候拿捏好了,剩饭剩菜也能做出好味道。记住了,鸡的胃就是最精准的检测仪,肯吃肯长就是硬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