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刚入养殖圈的小伙伴,你们是不是经常在饲料配方表里看到"米糠粕"这个词?先别急着划走,这玩意儿可是养殖界的省钱神器!说白了就是大米加工时剩下的米糠,榨完油后的副产品。别看它长得像黄褐色的粉末,去年山东老王家养猪场用它替代部分玉米,愣是把饲料成本砍了15%。
1. 营养全能王
这货的蛋白质含量能到16%,比玉米高7个百分点,粗纤维含量刚好够动物肠胃蠕动。更绝的是自带维生素B、E套餐,还有钾、硅这些微量元素,简直就是饲料界的"十全大补丸"。
2. 保质期开挂
普通米糠放半个月就发霉,米糠粕经过高温膨化处理,常温下能放3个月不坏。就跟方便面似的,去除了脂肪酶活性,把霉菌孢子都烫死了。
3. 变废为宝典范
全国每年能产950万吨米糠,以前都是当废料处理,现在加工成米糠粕,既解决稻谷加工污染,又补充饲料缺口,环保又经济。
▶ 养猪:
▶ 养鸡:
▶ 养鸭:
▶ 养牛:
▶ 养鱼:
1. 添加量红线
动物类型 | 安全用量 | 危险临界点 |
---|---|---|
仔猪 | ≤5% | 超10%必拉稀 |
蛋鸡 | ≤20% | 超30%蛋壳变薄 |
肉牛 | ≤40% | 超50%影响反刍 |
2. 必须配酶制剂
米糠粕里的植酸磷得用植酸酶破解,不然吸收率打对折。就跟吃核桃不砸壳似的,营养都浪费了。
3. 不能直接替代
要和豆粕、玉米搭着用,建议替代比例:
4. 买货验三样
以万头猪场为例:
这买卖划算到什么程度?河北有个养殖场老板说:"用米糠粕省的钱,够给员工多发半年奖金!"
米糠粕虽好,可别贪多!它就像炒菜的味精,适量提鲜,放多了齁嗓子。建议新手从5%添加量开始试,每周加2%,同时密切观察动物粪便。要是发现拉稀或采食量下降,赶紧回调比例。
我自个儿实践发现,用米糠粕+发酵技术,能把饲料转化率再提8%。现在市场上精品米糠粕能卖到1500/吨,比普通玉米还贵,但算上营养价值和省下的药费,其实更划算。记住,养殖拼的是精细化管理,能把边角料用出黄金价的,才是真本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