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饲料品控员吗?就是那个天天跟玉米豆粕打交道的岗位!最近有粉丝私信问我:“这活儿考核标准是不是特别变态?会不会动不动就扣钱啊?”别急,今儿咱就唠明白这事儿。话说在山东某饲料厂,品控员小张刚用近红外检测仪扫了袋原料,屏幕立马跳出“水分超标”的警报——这就是他们的日常,既要懂技术又要会来事儿。
考核标准到底有多严?
先泼盆冷水,这行考核真不是闹着玩的。去年农业农村部抽检数据显示,全国饲料合格率97.1%,那2.9%的不合格品要是从你手里溜出去,嘿嘿,等着扣绩效吧!不过也别慌,考核主要看三大块:
举个栗子,广东海大集团去年搞了个“盲样考核”,给品控员们发了个看似正常的豆粕样品。结果只有32%的人发现黄曲霉毒素B1超标——这说明啥?眼力见儿比仪器还重要!
日常工作到底咋开展?
你以为就是拿个本子记数据?Too young!咱们分三个场景来说:
场景一:原料入库
东北来的玉米车到了,你得像个侦探似的:
场景二:生产过程
生产线上的配料秤要是偏差超过0.5%,赶紧拉闸!上个月河北某厂就因投料误差导致整批仔猪料钙磷比失调,赔了养殖户20万。这时候就要唱黑脸,管他生产部怎么跳脚,质量红线不能碰!
场景三:成品检测
别以为包装好了就完事儿,去年某大厂发往云南的鸡饲料,居然在运输途中受潮结块。现在流行在包装袋里放个“温湿度记录贴”,跟快递追踪似的,出了问题能追溯到责任人。
怎么混成职场老油条?
告诉你个秘密,咱们这行会开检测设备不如会沟通!为啥这么说?
江西正邦有个大姐,中专学历硬是干到品控总监。她的绝活是肉眼判断原料质量,抓把麸皮搓两下就能报出水分值,跟电子秤误差不超过0.3%!这种本事可不是三天两头能练成的。
晋升加薪有啥门道?
别听那些“熬资历”的鬼话,现在行业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给你划重点:
听说新希望六和去年提拔的品控经理,人家可是带着团队开发了“原料质量预警系统”,把不合格品率从1.8%干到0.7%。这年头,会动脑子比会动手更重要!
干了八年品控的老王跟我说,这行最考验人的不是技术,是良心。去年有供应商偷偷2万块,想让一批水分超标的玉米过关。你猜他怎么着?反手把样品送第三方检测,拿着报告直接找老板举报。现在人家已经是区域质量总监了——所以说啊,守住底线的人最后都赢了。
这活儿确实不轻松,但看着养殖场的猪仔吃了咱把关的饲料蹭蹭长膘,心里那叫一个踏实!再说了,现在智能检测设备越来越多,以后可能对着手机就能监控生产线。各位新人别怂,坚持三年你就是专家,信我准没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