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期货的朋友常问:盯着豆粕外盘到底该看啥?其实核心就看三样东西——产量、库存、政策。这可不是随便说的,去年美豆主产区闹旱灾,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价格一个月涨了23%,直接把国内豆粕期货顶上了3200元/吨。
产量方面,巴西、美国、阿根廷这哥仨占全球大豆产量的82%。特别是巴西,2025年预计产量1.67亿吨,比去年多收2000万吨,这么大的量压下来,外盘价格想硬都硬不起来。库存数据更是个晴雨表,美国农业部(USDA)每月发布的库存报告,要是库消比超过33%,基本意味着未来半年豆粕价格难抬头。
今年4月关税这事可让不少老手栽跟头。美国突然把关税提到125%,国内豆粕09合约两天暴涨300点,但聪明人早就从三个细节嗅到苗头:
去年有个经典案例:美国农业部突然下调种植面积预估,外盘应声大涨。但老手发现巴西港口积压了80船待运大豆,果断反手做空,结果一周盈利15%。
第一招:长短周期对冲
拿今年行情来说,5-9月是南美大豆上市季,这时候要做空近月合约(如M2505),同时做多远月合约(M2509)。原理很简单:巴西大豆集中到港冲击现货,但远月受北美种植季天气炒作支撑。
第二招:跨市场套利
当CBOT大豆价格跌破1000美分/蒲式耳,而国内豆粕现货基差超过+300时,可以买外盘大豆期货+卖国内豆粕期货。今年2月这个策略收益率达到22%,比单边操作稳当得多。
第三招:事件驱动交易
每年这几个时间点要画红圈:
去年9月报告意外下调单产数据,有经验的交易员提前5天布局看涨期权,三天翻倍不是神话。
干了八年期货,我发现外盘分析最忌「单线思维」。今年4月关税政策出来后,新手盯着美豆进口量看,老炮却在算巴西升贴水。现在巴西大豆到岸升贴水报价比美豆低50美分/蒲式耳,这意味着就算关税加到200%,进口商照样有利润空间。
还有个反常识的现象:外盘涨国内不一定跟。去年10月美豆涨8%,国内豆粕反而跌了3%,为啥?因为当时油厂豆粕库存创历史新高,现货商都在甩货。所以千万别看着外盘大阳线就无脑追多,得把国内现货库存、基差、油厂开机率这三碗水端平了再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