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憋屈事儿?饲料价格年年涨,养猪成本蹭蹭飙,开个饲料采购会跟菜市场砍价似的,最后还被供应商忽悠得团团转?今儿咱们就唠唠,养猪人开饲料会的门道可比喂猪复杂多了!
去年我在河南见着个真事儿——老王的猪场开着会呢,七八个供应商轮番上阵,会议室整得跟拍卖场似的。结果老王图便宜选了家报价最低的,三个月后30%的猪得了霉菌中毒。您细品,这哪是省钱?分明是烧钱买罪受!
误区一:价格≠成本
饲料便宜5毛钱,但料肉比高了0.2,算下来每头猪反而多花80块。就跟买手机似的,千元机和旗舰机用两年差距就出来了。
误区二:赊账=占便宜
河北某养殖场贪图三个月账期,结果饲料里被掺了10%的陈化粮。这事儿上了《农民日报》,当事人现在还在打官司呢。
误区三:大牌=保险箱
去年农业部抽查,某知名品牌6个批次预混料维生素含量不达标。这跟买奔驰车也可能遇到故障灯乱亮一个道理。
别光看吨价,得算每公斤增重成本。老张的猪场去年换了家贵500块/吨的饲料,结果每公斤肉成本反而降了1.2元,您说神奇不?
公式揭秘:(饲料价格÷料肉比)=真实成本
举个栗子:A饲料12000元/吨(料肉比2.8) VS B饲料15000元/吨(料肉比2.3)
算下来A饲料真实成本4.28元/斤,B饲料反而只要3.26元/斤。
学学广东大养殖场的法子——主供70%+备选30%的采购模式。去年豆粕涨价那会儿,人家靠着这招硬是没被供应商拿捏。
黑名单供应商特征
√ 不让看生产车间的
√ 检验报告日期对不上的
√ 业务员总在换的
致命条款陷阱
× "最终解释权归厂家所有"
× "检测需双方共同取样"(等你到场人家早处理完了)
× "赔付以补货形式进行"(劣质饲料还想再坑一次?)
跑过二十多个省养殖场发现,把饲料会开明白的老板,平均每头猪能多赚150块。特别是那些会做营养配比分析的,遇上原料涨价都能稳如泰山。
最近走访的山东示范场更绝——他们用上了饲料区块链溯源系统,扫个码就能看见玉米从哪块地收的、豆粕啥时候加工的。要我说啊,这年头养猪也得玩点高科技!
(分割线)
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60%,这事儿您细品。下回开会前,记得把这份攻略打印出来揣兜里,保准供应商不敢把您当冤大头!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