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问题:为啥同样的原料,别人配的饲料转化率高15%?
这事儿得从营养均衡说起。去年帮老王家调整配方,玉米用量从65%降到58%,反而每头猪多赚了83元。关键在三大平衡:
能量蛋白平衡
氨基酸平衡
赖氨酸要占粗蛋白的4.5%,苏氨酸2.8%。有个诀窍:每吨饲料加2公斤合成赖氨酸,相当于节省30公斤豆粕
钙磷平衡
最佳比例1.2:1,用石粉补钙时记得每添加1%石粉,需减少0.6%食盐
灵魂拷问:小猪和大猪吃的能一样?
这事儿得看肠道发育。30公斤以下仔猪肠道只有成猪的1/3长,得精细到克!
阶段 | 玉米% | 豆粕% | 麸皮% | 鱼粉% | 预混料% |
---|---|---|---|---|---|
哺乳仔猪 | 55 | 28 | 5 | 5 | 7 |
育肥前期 | 62 | 24 | 8 | 3 | 3 |
育肥后期 | 68 | 18 | 10 | 1 | 3 |
妊娠母猪 | 58 | 16 | 15 | 2 | 9 |
避坑提醒:
关键问题:本地原料怎么用最划算?
这事儿得算经济账。去年帮李庄猪场用酒糟替代20%玉米,成本直降18%,但要注意:
替代公式
四类原料禁区
说句的话,好配方要看猪粪说话——成型松软像八段锦的是佳品。去年发现个新规律:饲料中添加0.3%柠檬酸,猪粪氨味降低65%,这可比任何除臭剂都管用!
最近在试验发酵饲料,用EM菌处理麦麸,粗蛋白能从15%提到21%。但切记发酵温度要控在40℃以下,否则有益菌全死光。记住,没有最好的配方,只有最适合的方案,多观察、勤调整,你也能成配比高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