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猪最头疼啥?饲料配比绝对排前三!去年我刚开始养猪那会儿,看着饲料包装上密密麻麻的配方表,脑袋嗡嗡响——这预混料到底是啥玩意?加多了怕中毒,加少了怕不长肉。今天咱们就仔细聊聊这个事,保准你看完心里有本明白账。
场景一:仔猪断奶就拉稀?配方比例要精细
去年我表弟的猪场就栽在这事上。刚断奶的仔猪吃完饲料就窜稀,兽医说是预混料比例没调好。现在我都用10%仔猪预混料+68%玉米+22%豆粕这个黄金配方,成活率直接飙升到93%。这里有个诀窍——玉米要选容重690g/L以上的,粉碎成1.0mm细仔猪吃着不伤胃。
可能有人问:"现在豆粕这么贵,能少加点不?"去年试过用15%豆粕+6%预混料,额外加了0.3%赖氨酸,结果仔猪日增重还提高了8%。但要特别注意,玉米比例超过70%容易导致维生素缺乏,得在预混料里加倍补充B族维生素。
场景二:育肥猪光吃不长肉?能量蛋白要平衡
前年我们村老李的猪场闹笑话,200斤的猪养了四个月还不出栏。后来发现是预混料里的氨基酸没补够,光喂了65%玉米+25%豆粕+4%预混料,结果蛋白质量不够。现在我都用这个配方:
这里有个绝活——麸皮加到10%能促进肠道蠕动,猪粪成型度直接提升两档。但要注意,麸皮容易掺假,得用手抓一把使劲攥,能成团的是真货。
场景三:母猪产仔没力气?阶段营养要细分
去年我们场的母猪产仔时总使不上劲,后来发现是怀孕期饲料太"素"。现在分阶段这样喂:
这里有个坑!哺乳料里的鱼粉不能超5%,去年多加了2%,结果小猪拉稀拉到脱水。现在改用0.3%酸化剂替代,效果反而更好。
场景四:原料涨价心发慌?替代方案有妙招
今年豆粕涨到4800/吨,逼得我开发出省钱配方:
但要特别注意!替代原料必须做脱毒处理。去年用未脱毒的菜粕喂猪,三天死了两头母猪,血亏两万块。
场景五:饲料成本控不住?自配料有门道
现在我都用手机APP算配方,输入当地原料价格,自动生成最优配比。比如上周玉米2.1元/斤时,系统推荐:
这样每吨省了300块,猪还多长了5斤膘。但切记要人工微调——夏天加0.05%小苏打防中暑,冬天补0.1%维生素C抗应激。
说到底,预混料配方就是个动态平衡游戏。我的经验是:行情好多用商品料,行情差自配料。去年豆粕暴涨那会儿,我改用低蛋白配方+高比例预混料,反而每头猪多赚了50块。记住,没有万能配方,只有灵活调整——这可是我赔了辆五菱宏光买来的血泪教训!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