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最烧钱的是啥?饲料成本占六成!你肯定见过这种情况:老王家犊牛三个月就窜个儿,老李家奶牛日产奶量多5公斤,秘密全在饲料配方里。今儿咱就仔细说说,牛饲料到底是个啥门道!
牛饲料里藏着啥秘密?主要成分大拆解
说白了,牛饲料就是“粗粮+细粮+营养包”的组合拳。先看这张核心成分表:
类型 | 粗饲料(60-70%) | 精饲料(30-40%) |
---|---|---|
常见原料 | 玉米秸秆、苜蓿干草 | 玉米、豆粕、麸皮 |
功能 | 促进反刍、维持瘤胃健康 | 提供能量和蛋白质 |
成本占比 | 约35% | 约55% |
举个真实案例:内蒙张大哥改用全株青贮玉米替代普通秸秆,肉牛日增重从1.2公斤提到1.5公斤,相当于每头牛多赚300块!
精饲料和粗饲料咋搭配?不同阶段有讲究
• 犊牛期(0-6个月):精料要占40%,必须添加代乳粉和益生菌,就像婴儿奶粉得配辅食
• 育肥期(18-24个月):粗饲料比例提到65%,搭配酒糟能提升肉质大理石纹
• 奶牛泌乳期:每公斤精料加15克碳酸氢钠,中和胃酸还能提高产奶量
千万别学山西李老板——给育肥牛喂太多豆粕,结果牛胀气死了两头,赔的钱够买三吨饲料!
添加剂是不是智商税?这四类必须有
去年东北某牛场在青贮饲料里加了**纤维素酶】,结果每头牛每天少吃1.5公斤料,长肉速度反而更快,全年省下21万饲料费!
新手常踩的三大坑,千万别中招
➔ 坑一:迷信蛋白含量
豆粕加到20%以上反而降低消化率,育肥牛12-14%足够
➔ 坑二:忽视物理形态
玉米粉碎粒度要在2-4毫米,太细影响反刍,太粗浪费营养
➔ 坑三:全年用同个配方
冬夏配方得调整,冬天加2%植物油抗寒,夏天添0.5%小苏打防暑
站在饲料厂技术员的角度说句掏心窝的话:现在很多养殖户要么照搬老经验,要么被忽悠买高价饲料。其实把握住40%粗饲料+35%能量饲料+25%蛋白饲料这个基准线,再根据牛群状态微调就行。去年帮河北二十个养殖场做配方优化,把握“精准配比+动态调整”原则的,平均收益比胡乱配的高出18%。养牛这事儿,就跟做饭似的——火候对了,剩饭也能做出星级味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