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接手一群母牛,看着它们慢悠悠嚼草的样子,是不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明明每天按时投喂,怎么有的牛越吃越瘦,有的牛压根不产奶?别着急,今天咱们就仔细聊聊母牛喂养的门道,保证看完这篇,你也能从"饲料小白"变成"配料高手"。
刚出生的小牛犊就像新生儿,头三天必须喝到黄金初乳。这可不是普通的奶水,初乳里的免疫球蛋白比常乳高出10倍,相当于给小牛打了天然疫苗。记得去年我去郊区养牛场探访,有个新手把初乳加热到40度,结果活性成分全失,小牛拉稀拉到脱水——初乳必须现挤现喂,温度控制在37度左右。
等牛犊满月了,得开始玩"饲料连连看"。这时候的配方讲究玉米+豆饼+麦麸的黄金三角组合,比例拿捏在35%、35%、27%最合适。我朋友老张去年试着把豆饼换成便宜菜籽饼,结果牛犊集体腹泻,兽医一查才发现菜籽饼里的芥子酸超标三倍。
怀孕母牛的饲料就像孕妇餐,得分阶段调理。前六个月跟空怀期差不多,主要喂青草秸秆。但到了临产前三个月,得把精料比例提到30%,这时候胎儿体重能占到出生重的70%。去年老王家的母牛早产,就是因为没及时补钙,小牛生下来站都站不稳。
哺乳期母牛的日粮堪比运动员套餐,每天得吃掉体重的2.5%的粗饲料。这时候的配方要像调制拿铁咖啡——玉米面50%打底,豆饼类30%提香,麦麸12%调节口感。我见过最狠的养殖户,在泌乳盛期给母牛加餐鱼油,产奶量直接飙升15%,不过成本也贵了三成。
这里给大家列个实用配方表:
Q:粗饲料和精饲料怎么搭配才合理?
A:这事儿得看牛的生长阶段。育成期的牛就像青少年,粗饲料要占到75%以上,精料就是个点缀。但到了泌乳盛期,得把精粗比例调到五五开,相当于人干重体力活时要多吃红烧肉。
Q:为什么我家牛总是不发情?
A:八成是饲料惹的祸!空怀母牛要是喂成"肥宅",体脂率超过25%就会罢工不发情。反过来要是营养跟不上,瘦得肋骨根根分明,照样不跟你玩配种游戏。记住混合精料占体重0.2%-0.3%刚刚好。
Q:冬天喂牛要注意啥?
A:重点防"三冷"——冷水、冷风、冷饲料。水温要保持在12度以上,青贮料提前两小时从仓库拿出来回温。去年大雪天,李庄有户人家直接喂冻硬的青贮,一晚上倒了三头怀孕母牛。
喂养母牛说到底就是个"看菜下饭"的技术活。别看牛整天慢悠悠的,它们对饲料的要求可比咱们点外卖挑剔多了。记住这些干货,下次进牛棚时记得多观察牛的粪便——消化好的牛粪应该像厚煎饼,能隐约看见草料纤维,要是稀得像芝麻糊,赶紧调整配方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