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老张头喝酒,这养了十年猪的老把式直拍大腿:"去年贪便宜买了批饲料,结果猪崽拉稀拉到脱肛!"这事儿可不稀奇,咱今天就仔细说说,成品饲料到底藏着哪些门道。
1. 颗粒大小决定吃不吃得香
拿养鱼来说,幼鱼饲料得跟芝麻粒似的(0.5-1.5mm),成鱼饲料得像绿豆大小(3-5mm)。去年隔壁老王图省事,拿喂大鱼的料喂鱼苗,结果鱼苗吞不下饿死三成,血亏!
2. 气味比香水还讲究
合格的饲料得有股子自然的粮食香,掺了鱼粉的带点腥甜。要是闻到哈喇味——完蛋!八成是油脂氧化了,这种饲料喂了准拉稀。
3. 保质期藏着大坑
看包装别光瞅生产日期,得算清楚:
1. 添加剂像做化学实验
举个实在例子:维生素C在高温加工时容易分解,好厂家会用包膜技术保住营养,差厂家直接糊弄,这差别就像新鲜橙汁和色素糖水。
2. 重金属要人命
拿猪饲料说事,合格品每公斤含砷不能超过2mg。去年市监局抽检,有个小厂家的料居然检出8mg,这种料喂三个月,猪肝都能毒死人。
3. 防霉剂不是越多越好
见过饲料袋里白乎乎像撒了面粉的吗?那是防霉剂过量了。按国标,每吨饲料最多加200克丙酸钙,超标了反而影响畜禽消化。
1. 蛋白含量不是越高越好
肉食鱼要40%-50%蛋白,草鱼25%就够了。就像让人天天吃蛋白粉,肠胃肯定受不了。有个数据挺有意思:蛋白每多1%,饲料成本涨5%,但长肉率只提升0.3%。
2. 脂肪搭配比相亲还讲究
育肥猪料里,豆油和鱼油得按7:3配比。去年老刘自己瞎掺和,结果猪光长肥膘不长瘦肉,每头少卖200块。
3. 纤维素是个双刃剑
粗饲料纤维要≥18%,但禽类饲料超过5%就影响吸收。就像让人吃糠咽菜能通便,吃多了反而营养不良。
1. 水泡法
抓把饲料泡水里:
2. 搓捻法
抓把料搓搓:
状态 | 好饲料 | 差饲料 |
---|---|---|
手感 | 像搓细沙 | 像摸面粉 |
残留 | 手心干净 | 粘满粉末 |
这法子比啥检测仪都直观。 |
3. 对比法
拿厂家给的营养成分表,对照这个硬指标:
4. 查三证
正规厂家必须有的:
干了八年饲料质检,最看不得新手瞎买料。记住三个"宁可":
还有个冷知识:同样配方的饲料,下午三点生产的比早上八点的保质期长15天,为啥?因为湿度低啊!这都是花钱买来的教训,记住了啊!
(本文数据综合1-7养殖案例,特别鸣谢山东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