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老王家发酵了三天的饲料喂猪,结果猪崽拉稀拉到脱水?这事儿得从去年秋天说起,河北邢台养殖户老周把发酵过头的饲料喂了母猪,直接导致六头猪崽胎死腹中。今儿咱就掰扯明白,这发酵时间的把控咋就这么要命。
一、发酵时间表里藏乾坤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盯着日历算天数,其实关键得看这三样:
去年河南某养殖场做的对比试验数据:
二、原料不同时辰大不同
广西李大姐去年用红薯渣发酵闹出的笑话够拍成连续剧:
记牢这个万能公式:
(环境温度×原料纤维含量)÷10=基础发酵时长
举个栗子:20℃环境下的麦麸发酵(纤维含量12%),掐指一算得(20×12)÷10=24小时
三、特殊状况应急方案
上个月山东突降暴雨,老刘家饲料发酵到一半断了电,温度骤降到18℃。急中生智往发酵堆里埋了五斤红糖,硬是把发酵时间压缩了八小时。玄乎,其实原理很简单——红糖给菌种加了顿快餐。
突发情况处理三招:
四、老把式打死不传的绝活
跟四川发酵床老手偷师了个野路子:往饲料里拌入5%的菠萝皮,能让发酵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去年在重庆做的对比试验显示:
五、发酵过头的补救秘籍
山西老张去年手抖多发酵了两天,愣是琢磨出个变废为宝的法子:把过期饲料兑三成新鲜料,再加0.5%的小苏打中和酸性。监测数据表明:
要我说啊,这饲料发酵就跟蒸馒头看火候一个理儿——欠火候的馒头粘牙,过火的馒头发酸。最近听说有厂家在搞智能发酵罐,手机APP上能实时监控pH值,这玩意要是普及了,咱养殖户就不用半夜三更爬起来闻饲料味儿了。不过话说回来,再高科技的设备也得靠人盯着,去年我试用那台八千块的发酵箱,就因为停电报警器没响,愣是废了两吨料,你说冤不冤?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