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刚断奶的仔猪拼命用身子蹭栏杆,老张头急得直拍大腿——这哪是简单的皮肤痒?分明是疥螨在作妖!今儿咱就唠唠不同季节、不同猪群的驱虫门道,让寄生虫在猪场彻底断子绝孙!
场景一:产房保卫战
当怀孕母猪肚皮上出现黄豆大的红疙瘩,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得赶紧启动"三光政策":
- 胎光:产前21天在哺乳料里拌0.2%伊维菌素,这剂量能把蛔虫幼虫堵在娘胎里
- 奶光:产后3天用阿苯达唑片(每吨料加15mg/kg),专治垂直传播的鞭虫
- 房光:接产时用50℃热水冲洗产床,角落喷双甲脒溶液(1:500)
去年广西韦大姐就靠这招,仔猪存活率从75%飙到92%!
产房驱虫三件套对比表
工具 | 使用时机 | 注意事项 |
---|
伊维菌素 | 产前21天拌料 | 不能与多拉菌素混用 |
敌百虫溶液 | 接生前2小时喷洒 | 避开母猪乳头和眼睛 |
火焰喷枪 | 仔猪转出后 | 烧灼时间≥30秒/㎡ |
场景二:保育猪大作战
保育舍要是出现"两头尖中间圆"的粪便,赶紧上"驱虫三板斧":
- 早发现:每天早巡栏看猪尾巴有没有沾粪粒,这是毛首线虫的报警信号
- 分段治:25日龄用芬苯达唑(10mg/kg)拌湿料,60日龄换伊维菌素皮下注射
- 断后路:驱虫后3天内粪便堆肥发酵,温度必须烧到55℃灭虫卵
河北王老板去年就是漏了第三步,结果三个月后寄生虫卷土重来!
保育猪驱虫生死时速
- 黄金期:发现蹭墙后48小时内处理
- 致命错误:用左旋咪唑导致仔猪流涎
- 保命操作:驱虫后饮水加5%葡萄糖解毒
场景三:育肥猪歼灭战
看着200斤的大猪突然掉膘,先别急着换饲料!三步揪出隐形杀手:
- 查料槽:剩料里有白色节片?绦虫在作祟!赶紧上吡喹酮(20mg/kg)
- 量体温:持续40℃+眼屎多?弓形虫作怪!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连用5天
- 看皮毛:背毛竖立像钢针?肺丝虫入体!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双管齐下
育肥阶段用药禁忌
- 出栏前45天禁用阿苯达唑(休药期长)
- 驱虫期间饲料蛋白含量要降到15%
- 千万别用敌百虫喷淋(会导致神经中毒)
场景四:环境大清剿
每年6月蚊虫大军压境,老手都懂"三区联防":
- 积水区:每周倒掉闲置容器存水,养柳条鱼吃孑孓
- 粪便区:堆肥时掺入环丙胺嗪(每吨粪5g),让蝇蛆变僵尸
- 料槽区:用溴氰菊酯浸泡食槽(1:1000),连蟑螂都绝迹
夏季驱虫增效妙招
- 凌晨4点喷药灭蚊(成虫最活跃时段)
- 饲料添加0.1%大蒜素驱除体内原虫
- 每周三用火焰喷枪烧灼漏粪板缝隙
要我说啊,驱虫这事儿就跟打仗似的,得讲究天时地利。春天重点灭虫卵,夏天主攻蚊蝇,秋天收拾寄生虫,冬天查漏补缺。记住喽,好猪场不是喂出来的,是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