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手养猪场的老张头最近犯了愁:同样的育肥猪舍图纸,为啥南方表弟家用着顺溜,到了咱东北就闹得猪崽直打哆嗦?这事儿就跟南橘北枳似的,建猪舍得看天看地看猪性!今儿咱就唠唠四种典型场景下的实战建造法,保管新手看完也能成半个行家!
场景一:南方湿热地带防潮攻坚战
在广东梅雨季,猪舍地面返潮能养鱼。这时候得学10的"悬空凉棚法":用钢管架起1.5米高的漏缝地板,底下挖40厘米深的排水沟。去年广西韦大姐用了这招,猪群腹泻率直降60%!关键得做好三点:
场景二:北方寒冬保暖持久战
零下20℃的黑龙江,传统猪舍暖气费能吃掉半年利润。参照8的"地暖+塑膜"组合拳:
饲喂系统生死局
新手最容易栽在食槽设计上。按5说的,得备两套家伙事儿:
湿料区 | 干料区 |
---|---|
水泥槽带斜坡 | 不锈钢自动下料器 |
每头35厘米 | 每头25厘米 |
每天清槽3次 | 每周消毒1次 |
特别是夏天,湿料槽要离饮水器2米远,不然饲料泡水酸败,猪吃了准拉稀! |
粪污处理闪电战
河北养殖大户王老板的绝活是"三时分离法":
要我说啊,建猪舍就跟谈恋爱似的,得摸透对方的脾气。南方猪舍要会"呼吸",北方猪舍要懂"保暖",山地猪舍得练"轻功",平原猪舍得玩"智能"。记住喽,好猪舍不是图纸画出来的,是踏破铁鞋磨出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