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发现,同样养貉子,老张家每只饲料成本比隔壁老王低15块,毛色还特别光亮?去年我在黑龙江跑养殖场那会儿,亲眼见过两家貉子舍——一家喂自配饲料的貉子瘦得像黄鼠狼,另一家用专业饲料的个个圆滚滚像小熊猫。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个事儿,保准让你少走三年弯路。
在长白山做的野生貉子食性分析报告显示,这些小家伙春天专挑青蛙和泥鳅吃,秋天就盯着山核桃和浆果。这说明三个关键点:
配方类型 | 优势 | 致命缺陷 | 适用阶段 |
---|---|---|---|
鲜杂鱼型 | 适口性最佳 | 携带寄生虫风险 | 配种前强化期 |
膨化颗粒 | 保存期180天 | 维生素损耗30% | 育肥冲刺阶段 |
发酵饲料 | 益生菌含量高 | 需每日现拌现喂 | 幼貉过渡阶段 |
去年河北有个养殖户把膨化料和鲜鱼按7:3混喂,不仅省了每天两小时的备料时间,还让貉子提前7天达到取皮标准。不过要注意,混合喂养必须保证钙磷比在1.2:1到1.5:1之间,否则容易引发佝偻病。
春天貉子开始换毛那会儿,吉林农大的实验数据
山东某饲料厂去年被查处的案例暴露行业潜规则——41%的皮毛亮泽添加剂含类固醇成分。真正安全的靓毛配方应该包含: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来,去年参观的养殖场有个骚操作——他们在貉子饮水里加了0.01%的海藻酸钠。开始以为是噱头,结果检测报告显示,这玩意能让饲料利用率提升12%,粪便臭味还减轻了。所以说啊,养貉子这事儿光会喂料不够,得学会观察它们的吃喝拉撒。就像我家老爷子说的:“好饲料不在价高,看貉子吃完是不是舔着碗底要加餐。”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