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老张家猪场,一进门就听见他骂骂咧咧:"这发酵饲料咋又结块了?猪崽子都不吃!"掀开饲料袋一看,嚯!霉斑都长成地图了。其实不少养殖户都踩过发酵饲料的坑,今天就拿几个真实案例,教你怎么见招拆招。
去年李大姐的养鸡场就栽在这事儿上。她图便宜买的发酵饲料,头半个月鸡吃得欢实,产蛋量噌噌涨。结果第二个月饲料突然发酸,鸡群集体绝食,产蛋率直接腰斩。后来才知道,是发酵剂质量不稳定惹的祸。
解决妙招:
去年冬天,刘老板的猪场闹腹泻,兽医一查竟是沙门氏菌感染。问题就出在他贪方便用的生豆粕发酵,没做消毒直接喂,结果病菌在饲料里开party。
防病三板斧:
陈会计去年给牛场换发酵饲料,本以为能省30%成本,结果算账发现每头牛日均饲料费反而多了8毛。问题出在三点:发酵过程损耗大、需要额外买设备、工人不会操作返工多。
省钱秘籍:
用了五年发酵饲料,发现这玩意儿就跟谈恋爱似的——不能光图新鲜,得会经营。最近试了7说的菌酶协同技术,搭配自制的发酵进度表(哪天翻堆、啥温度、测几次PH值),终于把损耗率压到5%以下。记住啊,好饲料是管出来的,不是买回来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