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头天晚上还给鸡添了新饲料,第二天大清早就看见满地稀汤寡水的鸡粪,急得直拍大腿。这场景养殖户都不陌生,但处理不好可能赔个底朝天!家禽拉稀就跟人闹肚子似的,看着小事,拖久了能要命。今儿咱就仔细说,教你怎么见招拆招。
养殖户常犯的错就是见拉稀就灌药,跟无头苍蝇似的乱撞。其实得先当回"侦探",查查到底是哪路神仙在作妖:
病因类型 | 典型特征 | 高发时段 |
---|---|---|
管理疏忽型 | 水样粪带泡沫 | 换季/暴雨后 |
饲料背锅型 | 粪便夹带未消化饲料 | 更换饲料7天内 |
病菌偷袭型 | 绿粪/血丝/恶臭 | 梅雨季/高温天 |
举个实在例子:去年河南老王家的鸡群拉绿粪,他以为是饲料问题,折腾三天没见效。后来兽医一查,好家伙!是球虫+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耽误治疗直接折了200多只鸡。
第一步:隔离分队
→ 蔫鸡单独关"病房",健康鸡挪到消毒区
→ 发病区铺生石灰,每平米撒半斤吸潮杀菌
→ 水槽食槽全换新,旧用具泡2%火碱水
第二步:对症下药
▎西药突击队:
第三步:营养支援
千万别断食!调个"病号餐":
← 玉米面70%+熟黄豆粉20%+益生菌10%
← 每斤料加2克复合维生素B
← 温水拌成糊状,少食多餐
上个月河北李婶的鸭群拉稀,按这三步走,三天就控制住疫情,成活率保住九成五!
老把式都懂个理儿——防得住才是真本事。这几个绝活记牢:
环境管理三板斧
① 水线每周冲次"热水澡"(60℃水循环半小时)
② 垫料三天一翻新(稻草混生石灰最防潮)
③ 早晚温差超5℃就开保温灯
饲料把关四准则
→ 新粮旧粮掺着喂,过渡至少五天
→ 霉变饲料宁可扔,别心疼那点钱
→ 石粉添加别超3.5%(多了烧肠子)
→ 每周喂次大蒜素(天然防霉剂)
定期保健两件套
← 每月喂三天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 季度驱虫不能少(达唑最稳妥)
有个实战数据特提气:坚持这么做的养殖场,拉稀发病率能降七成!就像我帮老客户设计的"防泻套餐",连续三年都没大规模发过病。
二十年摸爬滚打下来,我发现个铁律——肠道好的禽群,赚钱就跟玩儿似的。那些总在治拉稀的养殖户,多半是预防没做到位。现在新型的发酵饲料、自动清粪设备,投下去看着贵,其实省的都是药钱和死淘损失。
说到底,治拉稀就跟救火一个道理,临时扑救不如提前防火。把饲料配比调精准了,环境整舒坦了,疫苗做到位了,你瞅着吧,那些个拉稀症状自然就找不上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