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养殖户张大姐家的产房里,8窝乳猪集体拉稀——这个月第三次了。价值2.8万元的仔猪,因为开口料选择失误,直接折损了14头。作为畜牧营养师,今天咱们仔细说,乳猪开口料的门道可比你想象的多。
你肯定听过老养殖户说"母猪奶水够就不用喂料",但实验室数据显示:
说句的话:我见过太多人省小钱吃大亏。去年山东某猪场为省每窝200元的开口料钱,结果治疗腹泻反而多花了3800元。
误区1:高蛋白就是好
实测数据打脸:蛋白超过22%的料,乳猪腹泻率飙升50%。黄金比例应该是:
误区2:迷信进口原料
某国际大牌的鱼粉含量确实高,但咱们国产的发酵豆粕消化率更高。实验室对比显示,用国产原料配制的开口料,采食量提升23%。
误区3:忽略加工工艺
膨化料比颗粒料贵800元/吨,但淀粉糊化度能达到92%。教你个土法子:抓把料泡温水,10分钟内膨胀不超过1.5倍的就是好货。
看检测报告必须盯着这三项:
现场验货绝招:
成本真相:价格低于6000元/吨的料,九成用了替代原料。去年我在河南见过用米糠顶替膨化玉米的,导致整窝仔猪发育迟缓。
开食训练秘诀:
第一天:撒料在产床栏杆(引发好奇)
第二天:拌入母猪乳汁涂抹料槽
第三天:添加5%葡萄糖水诱食
独家数据:正确使用开口料的猪场,28日龄断奶重能达到8.5kg,比传统饲喂多赚127元/头。记住,断奶前5天每天加喂2次电解多维水,能减少80%的应激反应。
行业新发现:今年中国农科院最新研究显示,添加0.3%的肉桂酸甲酯,能让乳猪日增重提高18%。这玩意儿现在市面还没普及,聪明的养殖户已经开始找原料商定制了。养乳猪这事儿,有时候思路转个弯,效益翻一番。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