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有没有琢磨过,养猪场里那一袋袋豆粕,最后都进了哪头猪的肚子?今儿咱就掰着手指头算算这笔账。先说个冷知识:一头养到220斤的外三元猪,这辈子得吃掉整整58斤豆粕,这分量够咱们吃半年豆腐了!不过您可别急着掏计算器,这里头的门道可比菜市场砍价精彩多了。
养猪就像养孩子,不同年纪得吃不同的饭。咱们把猪的一生拆开来看:
举个栗子,要是您家养的是土杂猪,这数字还得往上窜——同样养到220斤,得多吃10%的豆粕,为啥?因为它们长得慢啊!
咱用表格比划比划更直观:
品种 | 出栏体重 | 总豆粕量 | 每日消耗 |
---|---|---|---|
外三元 | 220斤 | 58斤 | 0.5斤 |
土杂猪 | 220斤 | 64斤 | 0.55斤 |
香猪 | 120斤 | 28斤 | 0.35斤 |
数据看着枯燥?这么说吧:养洋品种就像开跑车,吃得多跑得快;养土猪好比开拖拉机,吃得糙但油费省。要我说,新手还是先开"跑车"练手更划算。
老话说"过犹不及",豆粕加多了猪拉稀,加少了不长肉。经过多年实践,我总结出这套万能配比口诀:
去年我给自家母猪试过30%的豆粕量,好家伙,生的小猪倒是壮实,但算下来每头多花15块豆粕钱,这买卖不划算!
豆粕价格坐过山车的时候,试试这几招:
前阵子豆粕涨价,我靠着这三板斧,愣是把养殖成本压低了8%,隔壁老王家还傻傻硬扛,结果半年亏了辆电动车钱。
① 把豆粕当饭吃:超过30%的量,猪的肠子能打结成中国结
② 贪便宜买假货:掺了玉米面的假豆粕,猪吃了光放屁不长肉
③ 四季不变配方:夏天要减2%豆粕,冬天得加2%,跟人换季穿衣一个理
④ 忽视蛋白平衡:记住每斤饲料要有18%粗蛋白,少了补豆粕,多了加玉米
去年村里老张图便宜买了掺沙豆粕,猪倒是吃得欢,结果出栏像怀了孕,一肚子沙石卖不上价,亏得他三个月没敢打麻将。
养了十年猪,算是摸透了豆粕的脾气。现在我的猪场这么玩:
要说秘诀就八个字:精打细算,见招拆招。去年行情最差的时候,我靠着这套打法,硬是比同行多赚了20%的利润。您要刚入行,记住豆粕不是越多越好,就像炒菜放盐,合适了是美味,手抖了全完蛋!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