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猜怎么着?昌图县豆粕圈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新手业务员头三个月得穿烂两双皮鞋才算入门!去年刚入行的王小明不信邪,结果跑坏三双运动鞋才摸到门道。今儿咱就仔细唠唠,在"中国豆粕之乡"昌图当业务员,到底得有几子?
✨第一关:新手装备得配齐
刚入行那会儿,老业务员张哥跟我说:"甭管多贵的西装,兜里这三样才是吃饭家伙——"
1️⃣ 电子秤:养殖户最烦缺斤短两,随身带秤当场复称,信任度直接拉满
2️⃣ 酸碱试纸:快速检测豆粕pH值,5秒辨优劣(6提到的供应链金融知识在这能派大用场)
3️⃣ 行情本:记着周边20家饲料厂收购价,比手机查更快更准
举个现成例子:上个月隔壁镇小刘没带试纸,收了批pH超标的豆粕,赔了养殖户3万医药费。这事儿在昌图传得沸沸扬扬,您说这装备重不重要?
🤔第二问:客户分几种?怎么对症下药?
跑断腿才发现,昌图的客户分三六九等:
客户类型 | 痛点 | 必杀技 |
---|---|---|
散户 | 要账期长 | 教他们用豆粕抵饲料款(3提到的非转基因概念是敲门砖) |
中型厂 | 追求检测报告 | 带着实验室主任上门采样 |
集团单 | 看重期货对冲 | 搬出2的集团交割政策 |
去年谈下某上市饲料集团的单子,靠的就是提前研究透他们的期货套保策略。这事儿告诉我:别光会卖现货,得懂点金融皮毛。
💼第三招:日报表里的玄机
当初师傅教的日报三部曲,现在看真是金科玉律:
举个反例:新人小赵偷懒没记仓库湿度,结果发往黑龙江的30吨豆粕受潮结块,赔得底裤都快没了。您说这日常记录是不是比谈恋爱还得上心?
🚜第四技:下乡必备生存指南
在昌图跑业务,得学会跟三种人打交道:
记得去年冬天,靠着兽医站老周的关系,硬是把15吨滞销豆粕卖进了防疫站。所以说啊,在昌图人脉比名片管用。
📈独家数据放送
干了八年豆粕业务,有三组数字刻在DNA里:
去年双十一期间,靠这些数据模型多卖了200吨货。现在新人用APP就能算,我们那会儿可全靠脑瓜子记!
🌾未来三板斧
跟县里老采购喝酒时套出的话:
上个月刚帮某养殖场对接了风电厂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光这一单就吃了半年奖金。所以说啊,在昌图当业务员,得学会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掏心窝
干了这么多年,悟出个理儿:别光盯着豆粕那点蛋白含量!现在养殖户精着呢,得会算综合成本账**——
去年带着二十家养殖户搞联合采购,硬是把吨价砍下150块。这事儿告诉我:业务员的终极竞争力,是帮客户赚到真金白银。
眼下昌图正在搞4说的乡村振兴项目,我寻思着带几个新人专攻家庭农场。这路子要跑通了,可比在红海里拼价格强多了!您要是刚入行,听我句劝:别急着开单,先把昌图287个行政村跑个遍,保准能挖到金矿!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