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前胃迟缓是反刍动物常见的消化障碍,主要表现为瘤胃、网胃和瓣胃的收缩功能减弱。通俗来说,就像汽车的发动机缺了润滑油,饲料在胃里运转变慢。这种病在规模化养殖场发病率高达23%,特别是换季饲料调整期更易发作。
导致这种情况的元凶主要有两类:原发性的饲养管理失误,比如长期喂发霉玉米秸秆或者突然增加精饲料比例;继发性的疾病影响,比如寄生虫感染或代谢性疾病。就像人吃坏肚子会胃胀,牛吃错饲料也会让前胃"罢工"。
确诊需要"望闻问切"四步法。先看牛的精神状态,病牛往往耷拉着耳朵,反刍次数从正常的50次/天降到不足20次。接着摸左腹部,健康牛的瘤胃应该有弹性,病牛摸起来要么像面团发硬,要么像水袋松软。
听诊器这时候派上大用场。健康牛瘤胃每分钟蠕动2-3次,病牛可能半小时才动一次。有条件的话测瘤胃液PH值,正常范围6.5-7.0,低于5.5或高于8.5都算异常。有个养殖户老张,去年就是靠这些方法及时发现了5头病牛。
急性期三步急救:
慢性病调理:
需要长期服用健胃散(党参+白术+茯苓各100g),配合每周2次牵溜运动。重点要补钙,每吨饲料添加磷酸氢钙3kg,预防低血钙引发的反复发作。
饲料把关:
环境控制:
健康监测:
通过这套组合拳,内蒙某万头牧场将前胃迟缓发病率从19%降到3.2%。记住,养牛就是养胃,把前胃伺候好了,牛才能给你带来真金白银。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