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想问:为啥有的母猪吃完饲料就拉稀?为啥同一批猪有的长得油光水滑,有的瘦得跟竹竿似的?说白了,关键就在水和料的比例上!今儿咱们就仔细,把这里头的门道儿讲清楚。
这事儿啊,跟咱们做饭一个道理!水料比例不对,母猪要么消化不动,要么营养吸收不全。按研究数据,哺乳母猪每天需要20-25升水,但直接灌水可不行,得讲究个“黄金配比”:
举个栗子:王大姐家母猪产后总便秘,后来把水料比从1:0.4调到1:0.6,第三天就正常排便了。为啥?水分能软化饲料,促进肠道蠕动,就跟人吃粗粮得喝水一个理儿。
这时候的母猪就跟坐月子的产妇似的,得精细伺候:
有个养殖场做过对比:按标准水料比喂养的母猪,日均采食量比随意加水的组高1.8公斤,奶水质量也更好。
这阶段重点防便秘:
李叔家母猪以前总流产,后来发现是水温过高(夏天直接接水管能有30℃),改成井水兑料后,流产率从15%降到3%。
有些养殖户觉得“水多不坏事”,结果:
正确做法是用手抓一把饲料,能捏成团不滴水,松手能散开为最佳。
水温要根据季节调整:
就像人冬天爱喝热汤,夏天想吃凉皮,母猪的胃也有季节性。
水料容易变质:
建议每次喂完用刮板清理料槽,每周用食用碱水消毒,就跟咱刷碗要洗净一个道理。
个人觉得会朝三个方向走:
不过话说回来,再高科技的设备也得靠人操作。就像用智能手机,得先学会开机不是?
最后划重点:水料比例不是死数字!得看母猪体型、季节、饲料种类灵活调整。记住这个口诀——“冬稠夏稀春秋匀,孕少哺多空怀省”。养猪这事儿就跟养孩子似的,细心观察比啥配方都管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