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手母猪场的老张最近愁得睡不着觉——新进的12头后备母猪有6头迟迟不发情,剩下的要么太肥要么太瘦。这事儿我去年也遇到过,后来发现新母猪料的黄金配方要分三个阶段调,就跟姑娘护肤分晨间夜间流程一个理!

后备母猪料三大核心原料得盯准了:
千万别碰这些原料雷区:
▸ 棉粕(游离棉酚>1200ppm)
▸ 陈化稻谷(霉菌毒素超标8倍)
▸ 普通石粉(钙含量<35%的假货多)

场用了发酵苹果渣替代5%麸皮,发情率从70%飙到92%,这招现在成了行业秘方!
| 阶段 | 能量来源 | 蛋白核心 | 功能添加剂 | 日喂量 |
|---|---|---|---|---|
| 后备期(90kg-初配) | 玉米60% | 豆粕18% | 有机硒0.3ppm | 2.5kg |
| 妊娠前期(配种-30天) | 小麦40% | 鱼粉5% | 叶酸10mg | 2.2kg |
| 哺乳期(产前7天-断奶) | 糙米30% | 乳清粉8% | 胆碱600mg | 自由采食 |
关键参数:
有个狠招你们记好了:饲料装袋前喷0.1%苹果醋,既能防霉又能提升适口性。上了这个法子,母猪采食量多了15%!

Q:新母猪总是不吃料怎么办?
A:试试"三换策略"——换饲喂时间(改晚上8点)、换料槽颜色(用粉色刺激食欲)、换料形态(干湿料1:1混合)
Q:配方成本太高扛不住?
A:用双低菜粕替代1/3豆粕,前提是添加0.1%复合酶。去年我们场这么操作,每吨料省了300块,产仔数还多了0.8头/窝
Q:怎么判断配方是否合理?
A:看母猪背膘!配种时18-20mm、分娩时22-24mm、断奶时16-18mm是黄金标准。背膘仪现在千把块就能买到,比请兽医划算多了

现在场里新母猪的受胎率稳定在92%以上,秘诀就藏在料塔里——妊娠料添加2%陈皮粉,这玩意儿既能促消化又能安胎。最近在试验用智能饲喂系统,能精准控制每头母猪的采食曲线,等有了数据再跟大伙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