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跌破成本线时他在做什么?
2025年非洲猪瘟肆虐那会儿,整个养殖圈哀鸿遍野。六和饲料董事长带着技术团队跑了23个县市,发现个要命的问题:中小养殖户用着8年前的饲料配方。连夜召集研发部开会,拍板做了三件事:

原料暴涨30%怎么应对?
去年豆粕价格坐火箭那阵子,见过最狠的操作在这:
这事当时争议很大,但年底财报出来打了翻身仗——饲料吨毛利反而提升了17块。有个细节特有意思:他们车间把投料误差从±3%压到±0.8%,光这项每年省出1800万。
面对巨头围剿如何突围?
今年初某国际巨头在华东搞价格战,六和的应对堪称教科书:
① 错位竞争:专攻30-80kg阶段育肥料,把料肉比做到2.61
② 渠道下沉:在乡镇设217个共享搅拌站,现配现卖省运费
③ 技术服务包:买20吨饲料送1次猪群健康检测

最绝的是那个原料溯源系统,扫码能看到大豆从巴西农场到饲料厂的全流程。现在他们高端料市场占有率从9%飙到19%,比烧钱打广告实在多了。
上个月在山东见过个典型案例:有个存栏1500头的猪场,用六和的精准饲喂方案,把出栏时间从193天压到178天。按现在猪价算,每头多赚83块。这事让我想起董事长常说的那句话:"降本不是抠搜,是把每一粒玉米的价值榨干"。这话糙理不糙,你看他们车间连包装袋残留料都回收利用,一年愣是省出400吨饲料。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