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头,你家这栏中猪咋长得跟抽条似的?饲料配比没整对吧?"最近在猪场转悠,总能听见养殖户们这样的对话。中猪这阶段就跟青春期少年似的,吃少了不长个,吃多了伤肠胃,咱们今儿就掰扯清楚这配方里的门道。

先说个实在话:中猪饲料就跟盖房子打地基似的,玉米豆粕配比差1%,日增重能差2两。去年山东张哥把玉米从62%提到65%,料肉比愣是从3.1降到2.8,半年多赚了万把块。
这里有个实战表格得记牢:

| 玉米 | 豆粕 | 麦麸 | 预混料 | 磷酸氢钙 | |
|---|---|---|---|---|---|
| 常规配方 | 62% | 20% | 15% | 2% | 1.2% |
| 催肥版 | 65% | 22% | 10% | 2% | 1% |
| 雨季特供 | 60% | 18% | 18% | 3% | 1.5% |
河南王老板的独门秘籍是:每吨料加5公斤发酵豆粕,麦麸换成米糠,成本降8%不说,猪毛色还油光水滑的。这招他去年在梅雨季试过,猪群腹泻率直降30%。
这事儿得敲黑板:去年全国因霉变饲料损失的钱,够建五个千头猪场。上个月隔壁村李大姐贪便宜买的陈玉米,喂得二十头中猪集体拉稀,兽医费就花了五千多。
采购三件套得备齐:

河北老赵的绝活是:新玉米到货先摊开晒两天,掺3%沸石粉吸潮。他说这么处理过的玉米,保存期能延长俩月,特别适合南方潮湿地区。
**划:中猪饲料得跟着节气走,跟人换季添衣一个理儿。去年三伏天,江苏刘婶没调整配方,猪群热应激死了三头,血亏两万块。
这里有个节气调整表:

浙江陈叔的妙招是:每天早五点喂干料,中午十一点喂湿拌料,下午四点加顿青饲料。他说这么喂出来的中猪,日增重能多3两,跟闹钟似的准点开饭。
说个行业秘密:会配料的养殖户,每头中猪能省50块饲料钱。湖北周哥去年用菜粕替代3%豆粕,掺2%酒糟蛋白,二十头猪省出个新手机钱。
省钱三板斧:

记得去年玉米涨价,陕西马老板用陈稻谷粉碎替代15%玉米,配合酶制剂消化率反升5%。这手操作被当地畜牧站当典型案例推广。
要我说啊,中猪配料就跟炒菜似的,火候调料都得拿捏准了。现在流行智能配料机,但老把式的经验也不能丢。记住十二字诀:"看猪下料、随季而变、防霉为先",保准你家猪崽个个膘肥体壮。对了,听说下月农业农村部要出新的饲料标准,咱们可得把招子放亮点!
版权声明:本文为 “好饲料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